[實用新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452162.3 | 申請日: | 2023-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4053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德勛;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源本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73 | 分類號: | B29C45/73;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孫鑫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注塑 模具 冷卻 水路 結構 | ||
本申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包括上模具以及設置在上模具底部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進水管,所述下模具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進水管,所述下模具另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上模具另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下模具內側設冷卻機構,所述冷卻機構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內部固定連接有多個隔板,所述空腔內部以及多個隔板表面均固定連接有若干散熱板,所述上模具內部開設有異形槽,本方案通過設計冷卻機構,在注塑模具使用時能夠同時對上模具與下模具進行冷卻,提高了注塑件的冷卻速度,方便后續對注塑件進行脫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注塑件的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產品的使用也越來越多,注塑模具是一種用于塑料加工成型的設備。目前在注塑模具使用時冷卻水路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冷卻水路會影響注塑模具的成型效率。
現有申請號為202220244031.1的一種注塑模具冷卻水路結構,該裝置主要通過在型芯鑲件內設計縱向水路,通水孔內通過分水片分隔為出水孔和進水孔,有助于降低成型鑲件溫度,縮短冷卻成型周期,節省了模具成型周期,節約了加工成本。該裝置雖然可以較好地降低上模具模芯的溫度,從而縮短冷卻成型的周期,但是在實際使用時不便對下模具進行冷卻處理,導致下模具以及成型槽的溫度下降較慢,導致成型槽內部的注塑件冷卻周期較長,使得注塑件的生產效率較低。因此提出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包括上模具以及設置在上模具底部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進水管,所述下模具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進水管,所述下模具另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上模具另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下模具內側設冷卻機構,所述冷卻機構包括空腔,所述空腔設置在下模具內側底部,所述空腔內部固定連接有多個隔板,所述空腔內部以及多個隔板表面均固定連接有若干散熱板,所述上模具內部開設有異形槽。
優選的,所述下模具頂部開設有成型槽,所述上模具底部固定連接有模芯。
優選的,所述空腔設置在成型槽下方,所述第二進水管與第一排水管末端均延伸至空腔內部。
優選的,所述異形槽呈波浪形設置,所述第一進水管與第二排水管末端均延伸至異形槽內部。
優選的,所述成型槽與模芯位置相對應,所述模芯嵌入在成型槽內部。
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通過設計冷卻機構,在注塑模具使用時,通過冷卻液在異形槽循環流動,從而對上模具以及模芯進行冷卻,方便注塑件從模芯上脫落,再配合多個隔板以及散熱板傳遞下模具在注塑時產生的熱量,通過空腔內循環的冷卻液對隔板以及散熱板進行冷卻,從而降低了下模具以及成型槽內部的注塑件進行冷卻,采用此種設計能夠同時對上模具與下模具進行冷卻,提高了注塑件的冷卻速度,方便后續對注塑件進行脫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注塑件的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申請實施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申請實施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的下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3是申請實施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的上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4是申請實施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的下模具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申請實施例一種注塑模具用冷卻水路結構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源本塑業有限公司,未經合肥源本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4521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