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368443.0 | 申請日: | 2023-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5902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宋佳;張子榕;朱芳緣;楊馳;鄧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21/01;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南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918 | 代理人: | 肖湘漓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微流控 芯片 顆粒 生成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包括試管槽、輸液機構、微流控芯片、激光發生器和光學檢測機構;多個試管槽與輸液機構接通,輸液機構用于將試管槽內裝載的物料輸送至微流控芯片;激光發生器射出的激光對準微流控芯片的側面;光學檢測機構的檢測部位對準微流控芯片的工作面,光學檢測機構用于檢測經激光射出后微流控芯片散發出的光。微流控芯片配合試管槽可實現納米顆粒的生成制備,并且微流芯片配合激光發生器和光學檢測機構可檢測生成的納米顆粒是否存在空泡細胞,再利用已檢測出的空泡細胞,徹底解決了現有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中容易遺漏空包細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納米顆粒應用廣泛,力學性能方面,納米顆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積,活性大并具有高的擴散速率,因而用納米粉體進行燒結,致密化速度快、可降低燒結溫度并提高力學性能。敏感性能方面,納米顆粒表面積巨大,表面活性高,對周圍環境(溫度、氣氛、光、濕度等)敏感,因此可用來制作敏感度高的超小型、低能耗、多功能傳感器。生物醫學方面,納米顆粒尺寸一般比生物體細胞要小得多,在生物學中可利用納米顆粒進行細胞分離、細胞染色及利用納米顆粒制成特殊藥物或新型抗體進行局部定向;光學性能方面,納米顆??杀憩F出與同質的大塊物體不同的光學特性,例如寬頻帶強吸收、藍移現象及新的發光現象,從而可用于光反射材料、光通訊、光存儲、光開關、光過濾材料、光導體發光材料、光折變材料、光學非線性元件、吸波隱身材料和紅外傳感器等領域,而使得大量研究致力于納米顆粒的合成。
目前納米顆粒的制備有沉淀法、真空沉積法、溶膠-凝膠法、液相沉積法,上述納米顆粒的合成方法中,利用沉積法制備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由于前驅物的顆粒尺寸細小,在隨后的硒化退火過程中會出現晶粒長大尺寸受限的情況,同時薄膜內還會出現氣孔等現象,即較難形成致密的微米級晶粒;氣相沉積法制備微球一般需要借助高壓設備,工藝復雜,且原料昂貴,產量較低;微乳液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機試劑,難以回收,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化學沉淀法得到的微球粒徑分布較寬,雜質多,團聚現象嚴重;模板聚合物法必須選擇合適的模板,軟模板結構的穩定性較差,合成效率不高,而硬模板結構較單一,形貌多樣性受到一定限制;即上述方法中,沉淀法的缺點是容易引人雜質,真空沉積法、溶膠-凝膠法及液相沉積法等方法一般需要較為貴重的設備,且工藝復雜,不利于納米顆粒的大批量生產;并且上述納米顆粒的合成方法沒能對合成的納米顆粒進行檢測,存在容易遺漏空包細胞的問題,譬如,利用海藻酸鈉溶液包裹藥劑以產生納米顆粒時,海藻酸鈉溶液內沒包裹有藥劑的納米顆粒即為空包細胞,空包細胞中沒有藥劑的存在,導致無法發揮藥劑應具備的功能,進而影響該納米顆粒的研究和應用。
為此,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以解決現有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中容易遺漏空包細胞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微流控芯片顆粒生成的裝置,包括試管槽、輸液機構、微流控芯片、激光發生器和光學檢測機構;多個所述試管槽與所述輸液機構接通,所述輸液機構用于將所述試管槽內裝載的物料輸送至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激光發生器射出的激光對準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側面;所述光學檢測機構的檢測部位對準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工作面,所述光學檢測機構用于檢測經激光射出后所述微流控芯片散發出的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學檢測機構包括光電探測器和濾光部件;所述光電探測器的探測接收面對準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工作面,所述光電探測器的探測接收表面覆蓋有所述濾光部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濾光部件包括狹縫片和濾光片,所述狹縫片和所述濾光片依次沿所述光電探測器的進光方向疊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3684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零部件防銹用涂油設備
- 下一篇:一種海上搜救跟蹤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