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161090.7 | 申請日: | 202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285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軍;程高航;馬宗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安裝 混凝土 水化 監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監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包括移動體和活動設置于移動體上方的升降塊,升降塊的左右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二槽體,第二槽體的內壁活動設置有活動塊,兩個活動塊之間固定安裝有U型塊,U型塊的上端活動設置有水化熱檢測儀,升降塊的上下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二螺槽。該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具備快速安裝結構,可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監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固化和成熟期間,溫度控制是至關重要的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水化熱易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從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噴射混凝土強度成型速度快,故其早期水化熱程度較高,容易造成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進而引起早期裂縫的產生,目前對于混凝土水化熱監測通常采用混凝土溫度測定儀進行水化熱檢測,但目前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通常缺少快速安裝結構,難以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目前,專利號為CN201720355967.0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隧道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包括溫度測試單元、中央數據處理單元和操作顯示單元;其中,溫度測試單元包括RFID溫度傳感器標簽、第一射頻信號發射器以及封裝保護裝置,RFID溫度傳感器標簽、第一射頻信號發射器都置入到封裝保護裝置內部,且該封裝保護裝置的表面分布有細孔,該實用新型通過溫度單元實時探測混凝土內部水化溫度水平,由中央數據處理單元接收并處理數據信號隨后通過操作顯示單元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實時變化情況,可以準確監測混凝土內部由于水化熱而產生的溫度變化,為今后的實際工程提供準確的水化溫度數據,對相應施工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目前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通常缺少快速安裝結構,難以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
因此,針對上述的目前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通常缺少快速安裝結構,難以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的問題,亟需得到解決,以實現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具備快速安裝結構,可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的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該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旨在解決難以快速安裝在移動支架上進行使用的技術問題。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便于安裝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該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包括移動體和活動設置于所述移動體上方的升降塊;所述升降塊的左右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二槽體,所述第二槽體的內壁活動設置有活動塊,兩個所述活動塊之間固定安裝有U型塊,所述U型塊的上端活動設置有水化熱檢測儀,所述升降塊的上下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螺槽的內壁螺紋安裝有第二螺栓,所述活動塊的上下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三螺槽和第四螺槽,所述第二螺栓穿過第二螺槽螺紋安裝于第四螺槽的內壁,所述U型塊的前后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一螺槽的內壁螺紋安裝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過第一螺槽螺紋安裝于水化熱檢測儀的壁層內。
使用本技術方案的混凝土水化熱監測裝置時,將水化熱檢測儀放置在U型塊的上端,將第一螺栓穿過第一螺槽螺紋安裝于水化熱檢測儀的壁層內,將活動塊放置在第二槽體的內壁,將第二螺栓螺紋安裝于第二螺槽和第四螺槽的內壁,可將活動塊固定在升降塊上,即可實現水化熱檢測儀的快速安裝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體的上端固定開設有對稱的第一槽體,所述第一槽體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電動缸,所述電動缸的伸縮桿上端與升降塊的下端相連接,開啟電動缸使電動缸的伸縮桿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可對升降塊的高度進行快速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塊的下端固定安裝有限位柱,所述移動體的上端固定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的外壁與限位槽的內壁相貼合,升降塊在垂直方向上移動時,限位柱沿限位槽的內壁移動,利于升降塊的穩定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1610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