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巖土施工用基坑邊坡支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121208.3 | 申請日: | 202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86154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彥博;高中緒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彥博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2D17/20;E02D5/7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溫烈 |
| 地址: | 2725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巖土 施工 基坑 支護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巖土施工用基坑邊坡支護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頂部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上貫穿并設置有支撐長桿,所述支撐長桿左側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支撐長桿右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支撐短桿移到第一限位塊旁邊,再通過轉動第一螺栓將第二連接桿固定住,通過支撐長桿將固定管支撐住,當支撐長桿受力時,支撐長桿受力移動時,會帶動連接塊和第一連接桿移動,第一連接桿移動會帶動彈簧移動,這樣當土質疏松時,彈簧變形便可以給工作人員警示作用,使工作人員可以提前進行加固,提高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巖土基坑施工邊坡支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巖土施工用基坑邊坡支護裝置。
背景技術
首先巖土基坑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巖土基坑為一整塊的巖層結構,這種結構很穩定,但比較多的為砂石層和黏土巖石混合的地基,這樣的結構由于巖石的密度和土壤的密度相差很多,巖石有從邊坡滑落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邊坡與地基角度很大,一般的通過將鋼筋穿入式再將鋼筋編制成網狀,再用噴射混凝土來對邊皮加固的方式。
但現有的支護方式對土壤結構幾乎相同的邊坡支護效果顯著,但像這種巖土基坑穿插鋼筋與土壤接觸面積很小,加上巖土基坑土壤砂石很多,鋼筋的表面與這種砂石土壤接觸的摩擦力不足,若采用傳統的方法危險系數會提高,且邊坡滑落屬于突發情況會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對施工人員造成威脅,現有的裝置沒有預防措施,安全性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巖土施工用基坑邊坡支護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巖土施工用基坑邊坡支護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頂部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上貫穿并設置有支撐長桿,所述支撐長桿左側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支撐長桿右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底部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支撐底座左右兩側均貫穿并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底部四周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上均貫穿并設置有第一連接板,所述固定桿上均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所述支撐長桿頂部貫穿并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三螺栓,所述螺桿右側貫穿并螺紋連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左側前端和后端均貫穿并固定連接有第二轉動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支撐底座頂部左側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一限位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塊上貫穿并設置有支撐短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支撐底座頂部右側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二限位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連接桿前端中間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與第二限位塊之間貫穿并螺紋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轉動桿上均貫穿并設置有第二連接板且第二連接板貫穿固定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管右側固定連接有錐形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螺栓左側固定連接有把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彥博,未經范彥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1212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康復訓練器
- 下一篇:一種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