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053877.1 | 申請日: | 2023-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5168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昶霖;劉劍偉;陳永源;程素華;修林功;王國強;史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大未來(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G7/005 | 分類號: | A61G7/005;A61G7/05;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橡膠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41 | 代理人: | 宗德東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患者 站立 病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包括床體和床架,所述床體底部設置有第一床體支架,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靠近床尾位置,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下方設置有第二床體支架,所述第二床體支架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靠近床頭位置,所述第二床體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上,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中間位置鉸接有床體電動推桿,所述床體電動推桿另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中間位置。本實用新型在床體電動推桿的作用下,使患者從平躺狀態轉到幾乎站立狀態,患者可以踩在擋板上進行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環,鍛煉患者的下肢力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
背景技術
病床一般指護理床,是根據患者的治療需要和臥床生活習性,而設計的帶有家屬可以陪護,具有多項護理功能和操作按鈕,使用絕緣安全的床,如體重監測、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預防褥瘡、負壓接尿尿床報警監測、移動運輸、休息、康復、給藥輸液等功能,康復病床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治療或康復設備配套使用。
目前,公知的病床是平板床式或折疊床。平板床是由床架和床體組成,僅供患者躺臥;折疊床由床架和可以折疊的床體組成,折疊床的床體由靠背板、防滑板和腳板及坐板組成。當病床平展和平板床一樣,供患者躺臥;當調節機構可使靠背板和防滑板升起時,供患者斜躺或坐立。在斜躺或坐立時,患者的腳跟與臀部同在一個水平面上,腰部呈弧形彎曲。坐立時,患者的著力點是臀部和腳跟;斜躺時,患者的著力點是背部、臀部和腳跟。時間稍長時,臀部和腳跟及背部就會麻木,使患者會感到不舒適、不自然。同時患者的身體會下滑。長時間坐立或躺臥的患者,身體下肢得不到鍛煉,血液循環過慢,會使下肢肌肉力量變弱,下肢無力,因此患者不能長時間坐立或斜躺。此外,久病或體格差的患者在上述的病床上下床時,需在他人的扶持下才可下地站立,此類病床也不方便患者下床。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包括床體和床架,所述床體底部設置有第一床體支架,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靠近床尾位置,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下方設置有第二床體支架,所述第二床體支架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靠近床頭位置,所述第二床體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床體支架上,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中間位置鉸接有床體電動推桿,所述床體電動推桿另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床體支架上設置有緩沖墊。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底部四周均設置有萬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底部設置有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均鉸接有支腿,所述底部支架靠近床尾端的中心位置設置有支腿電動推桿,所述支腿電動推桿兩側鉸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支腿上。
進一步地,所述支腿遠離所述底部支架的一端設置有萬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床體左右兩側均對稱鉸接有若干護板。
進一步地,所述床體前后兩側均設置有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床體在所述床體電動推桿的推動下,所述床體最大的旋轉角度為82°。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在床體電動推桿的作用下,床體繞第一床體支架和第二床體支架鉸接處為圓心緩慢旋轉,床體最大的旋轉角度為82°,床體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患者從平躺狀態轉到幾乎站立狀態,患者可以踩在擋板上進行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環,鍛煉患者的下肢力量,防止久臥的患者下肢肌肉萎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大未來(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康大未來(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0538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