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009780.0 | 申請日: | 2023-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100756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翟凡;全紅春;黃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遂寧市春暉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4 | 分類號: | E04G21/04;B28C5/14;B28C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先導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21 | 代理人: | 徐珍妮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寧***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充填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包括主體和限速電機,主體的左側上端固定安裝有限速電機,主體的右側中部固定安裝有攪拌電機,主體下端嵌入固定安裝有抽拉板,主體的上端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板,限速電機右側固定安裝有限速桿,攪拌電機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攪拌桿,主體的內部下端固定安裝有分壓板,分壓板的底部設置有等距離排列固定有降壓板;該裝置通過主體左右兩側固定的限位板對混凝土進行一個限位滑落的作用,將混凝土集中下落至限速桿上,之后啟動限速電機進行旋轉帶動限速桿旋轉,利用限速桿外表面固定三角塊對混凝土進行分散打散,避免混凝土結成大塊,影響后續的充填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橋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種結構的建設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混凝土結構物主要都是用于承受荷載或抵抗各種作用力,強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學性能,混凝土充填設備大多都是直接采用水泥泵的方式來輸送混凝土到指定的位置;
混凝土在充填過程中容易產生凝固,凝固后會被較大的水泥塊堵住,發生堵塞,導致混凝土充填設備無法進行正常的充填,使得混凝土需要預先進行攪拌才能進行使用,從而影響了工作效率,會使的連接在水泥泵兩端的水泥管被較大的水泥塊堵住,發生堵塞,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
其次混凝土充填的效率太快,無法對混凝土進行速度控制,使用者在操作時容易出現飛濺混凝土的現象,不僅會造成混凝土的浪費,也會對工作人員造成危害;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以解決上述裝置的混凝土在充填過程中容易產生凝固,凝固后會被較大的水泥塊堵塞,無法對混凝土進行速度控制,容易出現飛濺混凝土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混凝土在充填過程中容易產生凝固,凝固后會被較大的水泥塊堵塞,無法對混凝土進行速度控制,容易出現飛濺混凝土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充填設備包括主體和限速電機,所述主體的左側上端固定安裝有限速電機,所述主體的右側中部固定安裝有攪拌電機,所述主體下端嵌入固定安裝有抽拉板,所述主體的底部開設有充填口;
所述主體的頂部開設開口,所述主體的上端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限速電機右側固定安裝有限速桿,所述攪拌電機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攪拌桿,所述主體的內部下端固定安裝有分壓板,所述分壓板的底部設置有等距離排列固定有降壓板;
優選的,兩個所述限位板呈對向設置,兩個所述限位板設置在主體的開設開口處下方。
所述限速桿貫穿主體的內壁與限速電機固定連接,所述限速桿的外表面固定有不規則分布的三角塊,所述三角塊與三角塊之間留有較大空間。
所述攪拌桿貫穿主體的內壁與攪拌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桿的外表面嵌套固定有攪拌葉片。
所述抽拉板活動設置與主體的中部,所述抽拉板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把手,所述抽拉板位于分壓板的上方。
所述分壓板的頂部開設有等距離排列的通孔,所述通孔與降壓板互通設置。
所述降壓板中部固定安裝有三個壓力彈簧,所述降壓板的之間留有較大空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種混凝土充填設備,通過設置主體左右兩側固定的限位板對混凝土進行一個限位滑落的作用,將混凝土集中下落至限速桿上,之后啟動限速電機進行旋轉帶動限速桿旋轉,利用限速桿外表面固定三角塊對混凝土進行分散打散,避免混凝土結成大塊,影響后續的充填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遂寧市春暉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遂寧市春暉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0097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