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897114.X | 申請日: | 2023-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25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樂;熊雄;周勇強;毛劍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玨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J5/04 | 分類號: | G01J5/04;G01J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紅外探測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包括:外殼部件,外殼部件包括依次連接的下金屬殼體、絕緣殼體、以及上金屬殼體,其中,絕緣殼體內具有用于容納吸氣劑的容置空間;其中,下金屬殼體和上金屬殼體均具有用于與吸氣劑的電極絲相連接的吸氣劑安裝部。本發明的外殼部件能取代傳統絕緣子、外殼件等零件,在吸氣劑焊接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傳統絕緣子焊接,減少了外殼部件所需要的零件數量以及焊縫數量。從而達到了節約工時同時提高效率、簡化工藝步驟以及降低工藝難度的目的。同時,焊縫數量的減少也降低了由焊縫不良造成的泄漏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外探測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
背景技術
在目前制冷紅外探測器杜瓦的研究制造中,杜瓦主要由冷指部件、外殼部件、引線環、基板、芯片、冷屏、窗口部件等組成。冷指部件、外殼部件、引線環、窗口部件構成了一個密閉腔室,為芯片工作提供真空環境。
為保證杜瓦內部的真空度,需要在杜瓦內腔內安裝吸氣劑,吸氣劑一般安裝在外殼部件上。外殼部件由外殼件、吸氣劑、絕緣子等零件構成。吸氣劑通過電激活后開始工作并持續吸附氣體。絕緣子作為在吸氣劑激活時的引出電極,由絕緣環和金屬芯柱焊接而成。
目前通常方案是:首先焊接各個部件:冷指部件、外殼部件、窗口部件。外殼部件內壁上焊接吸氣劑,該吸氣劑用于保證杜瓦真空,吸氣劑兩端電極絲分別連接絕緣子和外殼件。最后將各部件組成一個封閉腔室。
現有技術存在如下缺點:
1、外殼部件需要焊接一個絕緣子作為吸氣劑的引出接口。并且在多吸氣劑的設計要求下,需要同步增加絕緣子的數量以滿足吸氣劑的接口需要,例如焊接兩個吸氣劑需要兩個絕緣子。外殼部件的焊接次數多、工藝復雜、操作難度大,焊接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較難保證,且焊接次數增多會增大因為焊縫泄漏而造成部件失效的風險。
2、絕緣子的金屬芯柱突出于外殼件表面,容易受到撞擊導致焊縫失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通過外殼部件的金屬殼體+絕緣殼體+金屬殼體的結構取代傳統的絕緣子+外殼件的結構,同一個絕緣殼體可以布置多個吸氣劑,避免使用傳統的破壞外殼部件鍍層的、突出的絕緣子結構,減少焊縫數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包括:外殼部件,所述外殼部件包括依次連接的下金屬殼體、絕緣殼體、以及上金屬殼體,其中,所述絕緣殼體內具有用于容納吸氣劑的容置空間;其中,所述下金屬殼體和所述上金屬殼體均具有用于與所述吸氣劑的電極絲相連接的吸氣劑安裝部。
上述的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所述下金屬殼體和所述上金屬殼體均包括:第一盤狀結構和與所述第一盤狀結構的外緣相連接的第一環狀結構;所述絕緣殼體包括:第二環狀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盤狀結構提供所述吸氣劑安裝部。
其中,所述第二環狀結構的下端與所述下金屬殼體的所述第一環狀結構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環狀結構的上端與所述上金屬殼體的所述第一環狀結構固定連接。
上述的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不具備絕緣子。
上述的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不具備由絕緣環和金屬芯柱連接而成絕緣子。
上述的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所述下金屬殼體與所述絕緣殼體之間、所述絕緣殼體與所述上金屬殼體之間釬焊焊接。
上述的新型紅外探測器杜瓦,其中,于所述外殼部件中,僅具備所述下金屬殼體與所述絕緣殼體之間、所述絕緣殼體與所述上金屬殼體之間的兩條焊縫,而不具備其他的焊點或焊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玨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玨芯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8971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