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892562.0 | 申請日: | 2023-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141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許廣俊;王峻嶺;陳享郭;彭德軍;高國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光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38 | 分類號: | H04B10/038;H04B10/07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遠航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藝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線性 光電 通信 模塊 故障 檢測 恢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涉及光通信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驟1:獲取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的歷史傳輸數據,并基于歷史傳輸數據建立鏈路傳輸特性;步驟2:基于鏈路傳輸特性,建立鏈路狀態,具體包括:設置權重參數,用以平衡瞬時值和長期值的影響,再基于該權重參數和鏈路傳輸特性,建立鏈路狀態;步驟3:使用滑動窗口法,基于鏈路狀態構建故障檢測函數;所述故障檢測函數通過比較連續兩個時間點的鏈路狀態判斷是否發生故障;若發生故障,則執行步驟4。本發明實現了對光電通信鏈路故障的檢測、定位和自動恢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光電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光纖通信已經成為現代通信系統中最重要的傳輸介質之一。然而,光纖通信系統中的鏈路故障對通信質量和系統性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光纖通信鏈路的故障檢測、定位和恢復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和挑戰。
在現有技術中,一些傳統的光纖通信鏈路故障檢測方法主要基于信號強度的監測和故障判斷。例如,利用光功率計測量鏈路上的信號功率,并根據設定的閾值判斷是否發生故障。然而,這種方法忽略了鏈路中其他重要的影響因素,如噪聲、相位偏移、頻率變化等。這導致了故障檢測的不準確性和誤報率的提高。
此外,一些現有的故障恢復方法主要依賴于人工干預和手動操作。當故障鏈路被檢測到后,需要人工介入來切換到備用鏈路或進行維修。這種方法存在人工干預的延遲和錯誤的風險,影響了故障恢復的速度和效率。同時,在大規模的光纖通信網絡中,人工干預和手動操作的復雜性也增加了系統管理的困難。
此外,現有技術中還存在故障定位的困難。傳統的故障定位方法往往無法準確地確定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只能給出大致的故障范圍。這給故障修復帶來了困難,增加了維修時間和成本。
因此,需要一種高效準確的光電通信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能夠綜合考慮鏈路特性、狀態信息和故障檢測函數,實現故障的快速檢測、定位和恢復,減少人工干預和手動操作,提高故障恢復的速度和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實現了對光電通信鏈路故障的檢測、定位和自動恢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故障檢測與恢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獲取基于線性直驅的光電通信模塊鏈路的歷史傳輸數據,并基于歷史傳輸數據建立鏈路傳輸特性;
步驟2:基于鏈路傳輸特性,建立鏈路狀態,具體包括:設置權重參數,用以平衡瞬時值和長期值的影響,再基于該權重參數和鏈路傳輸特性,建立鏈路狀態;
步驟3:使用滑動窗口法,基于鏈路狀態構建故障檢測函數;所述故障檢測函數通過比較連續兩個時間點的鏈路狀態判斷是否發生故障;若發生故障,則執行步驟4;
步驟4:進行故障定位,具體包括:使用預設的故障定位值計算模型計算每條鏈路的故障定位值,將故障定位值高于設定閾值的鏈路作為故障鏈路,完成故障定位;
步驟5:將故障鏈路進行備用鏈路切換;
步驟6:對故障鏈路進行恢復,在恢復過程中,實時計算故障鏈路的故障恢復指標,以判斷故障鏈路是否完成恢復,如是,則將備用鏈路重新切換至完成恢復后的故障鏈路。
進一步的,所述歷史傳輸數據包括:振幅、頻率、相位、信號功率、噪聲功率、比特錯誤率和時延。
進一步的,所述鏈路傳輸特性使用如下公式進行表示:;其中,表示第條鏈路在時間的信號;表示第條鏈路在時間的振幅;表示第條鏈路在時間的頻率;表示第條鏈路在時間的相位;表示第條鏈路在時間的質量;為鏈路質量的衰減常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光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光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8925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