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731424.4 | 申請日: | 202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22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遷;陳慶華;葉浩東;吳旺華;林淵智;王萌萌;肖荔人;熊遠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福建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101/00 | 分類號: | C08L101/00;C08L75/06;C08K5/544;C08G18/66;C08G18/42;C08G18/32;C08G18/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亞軍 |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膠粘劑 廢渣 塑料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分別制備干法改性廢渣塑料和聚酯多元醇;將所述聚酯多元醇和干法改性廢渣塑料混勻后,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勻,再加入甲苯?2,4?二異氰酸酯和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攪拌均勻,得到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漿料,定型,在真空中進行熱固化,得到所述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本發明復合材料既保持了聚氨酯的力學性能,又可降低聚氨酯膠粘劑/填充料復合材料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改善了PET廢料及廢渣塑料,進入環境引起的負面作用,解決了傳統復合材料的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可有效避免因此對環境的危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友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塑料的消耗大國,每年因“以塑替鋼”與“以塑替木”的材料會產生大量塑料廢棄物,埋藏于地下和海洋中的廢渣塑料,將會增大環境負擔并且嚴重減弱環境承載力,導致很多環境問題的產生。隨著我國對固體廢棄物污染排放的管控力度不斷加大,利用廢渣塑料做聚氨酯膠粘劑復合材料填充料,既可減少廢渣塑料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又可提高塑料廢渣的利用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可持續發展等工作貢獻綿薄之力。
廢棄PET塑料是生活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固體廢物,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為代表的聚酯具有優異的力學、光學、阻氣性能,近年來隨著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廢聚酯的回收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制備聚氨酯膠粘劑方面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傳統生產聚氨酯板材采用一般都需要大量工業原料聚酯多元醇和TDI反應制備,不僅會產生環境負面影響,而且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以低廉易得的工業廢棄物PET聚酯塑料和廢渣塑料為原料制備出的復合材料,對建材生產原料短缺等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適用于建材復合材料規模化生產。
一種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分別制備干法改性廢渣塑料和聚酯多元醇;
將所述聚酯多元醇和干法改性廢渣塑料混勻后,加入硅烷稀釋劑,混勻,再加入異氰酸酯和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攪拌均勻,得到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漿料,定型,在真空中進行熱固化,得到所述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干法改性廢渣塑料的制備方法為:
將廢渣塑料經過洗凈、烘干和粉碎后,木屑混合均勻,再次粉碎,得到干法改性廢渣塑料。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木屑的加入量為廢渣塑料重量的2~8.5%。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制備方法為:
將經預處理的PET廢料與二甘醇按照1:2的重量比混勻后,加入氧化鋅,在190~220℃下進行反應,得到聚酯多元醇。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PET廢料的預處理方法為:將PET塑料廢料進行切絲、洗凈、烘干即可。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與干法改性廢渣塑料的重量比為1:(1.1~1.3)。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熱固化的溫度為30~50℃。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硅烷稀釋劑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異氰酸酯為甲苯-2,4-二異氰酸酯。
作為優選方案,當異氰酸酯的用量為80~100ml時,氧化鋅用量為0.5~1g,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的用量為0.1~0.3g。
一種如前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聚氨酯膠粘劑/廢渣塑料復合材料。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福建師范大學,未經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7314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