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持自定義容差的三維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655856.1 | 申請日: | 2023-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836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毛;陳尚法;謝明霞;廖杰;彭揚平;譚海蟬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8/23213 | 分類號: | G06F18/23213;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持 自定義 三維 鋼筋 組聚類 編號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持自定義容差的三維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包括:S100、遍歷三維設計模型中的n個三維鋼筋組,獲取每個三維鋼筋組的工程屬性;S200、獲取每個三維鋼筋組中特征鋼筋線的特征幾何信息;S300、創建n個聚類簇,利用n個三維鋼筋組的信息分別初始化n個聚類簇,將n個聚類簇存入聚類簇列表C中;S400、遍歷聚類簇列表C,基于預先設定的閾值,通過比較聚類簇列表C中各個聚類簇的工程屬性以及各個聚類簇的特征鋼筋線的特征幾何信息,對所有聚類簇進行聚類,并根據聚類結果對三維鋼筋組編號。相比于三維鋼筋組字符串編碼,該方法采用的三維鋼筋組的聚類簇可控性更高,可自定義閾值來控制三維鋼筋組的聚類,使得三維鋼筋組的聚類編號更加靈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筋組聚類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支持自定義容差的三維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三維建筑結構設計的發展,三維配筋技術逐漸成為配筋設計的主流。在三維配筋結束后,需要將屬性相同、幾何相近的三維鋼筋組聚類并編號,從而減少鋼筋表信息冗余,方便鋼筋工程施工翻樣和制安下料。
現有聚類方法通常以基于字符串編碼的鋼筋組鋼筋組作為聚類單元,并對幾何編碼技術做了相應適配。然而,基于字符串編碼的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無法控制聚類容差,部分本應歸為同一編號的鋼筋組可能因幾何上極小的差別而被賦予不同的編號,比如長度為1001mm和999mm的鋼筋組即便屬性相同、幾何接近,仍會因字符串編碼不一致而被賦予不同的編號。此外,后續鋼筋報表需要統計同一編號鋼筋組的詳細信息,被編碼為字符串的信息難以為統計過程做有效支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支持自定義容差的三維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持自定義容差的三維鋼筋組聚類編號方法,包括:
S100、遍歷三維設計模型中的n個三維鋼筋組,獲取每個三維鋼筋組的工程屬性;
S200、獲取每個三維鋼筋組中特征鋼筋線的特征幾何信息,每個三維鋼筋組的特征鋼筋線為該三維鋼筋組中長度最小的鋼筋線;
S300、創建n個聚類簇,利用n個三維鋼筋組的信息分別初始化n個聚類簇,每個聚類簇對應一個不同的三維鋼筋組,將n個聚類簇存入聚類簇列表C中,其中,C=[c1,c2……cn],cn為第n個聚類簇;
S400、遍歷聚類簇列表C,基于預先設定的閾值,通過比較聚類簇列表C中各個聚類簇的工程屬性以及各個聚類簇的特征鋼筋線的特征幾何信息,對所有聚類簇進行聚類,并根據聚類結果對三維鋼筋組編號。
相比于三維鋼筋組字符串編碼,該方法采用的三維鋼筋組的聚類簇可控性更高,尤其在步驟S400中工程屬性和特征幾何信息對比過程中,可自定義閾值來控制三維鋼筋組的聚類,即不同的閾值形成的聚類簇列表C以及三維鋼筋組編號不同,使得三維鋼筋組的聚類編號更加靈活。通過設置特征鋼筋線,使得不同聚類簇在進行比較時,只需要進行特征鋼筋線的比較,減少了比較的難度和所需的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00包括:
S110、三維鋼筋組的工程屬性包括鋼筋直徑、鋼筋級別、鋼筋段數、是否閉環和三維鋼筋組類型;
三維鋼筋組類型的判斷方法包括:按三維鋼筋組中鋼筋線在配筋面上的排布順序對鋼筋線遍歷,并統計鋼筋線長度信息;
鋼筋線長度信息包括:每根鋼筋線的長度、所有鋼筋線的平均長度、每個鋼筋段長度、鋼筋段組的平均長度、鋼筋段組中當前鋼筋段與上一鋼筋段的長度差、鋼筋段組中鋼筋段長度差的平均值d*;其中,每根鋼筋線包括至少一個鋼筋段,鋼筋段組包括三維鋼筋組中所有鋼筋線在同一位置的鋼筋段,鋼筋段組的數量等于每根鋼筋線的鋼筋段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6558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