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鋁合金管件切割的活動夾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652500.2 | 申請日: | 2023-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51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榮均;田溫祥;高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榮均 |
| 主分類號: | B23Q3/06 | 分類號: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鄭學成 |
| 地址: | 5530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鋁合金 切割 活動 夾具 | ||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構件切割技術領域,特別是公開了一種用于鋁合金管件切割的活動夾具,包括堵頭和滑動座,堵頭固定安裝在滑動座位上,滑動座能夠帶動堵頭靠近或者遠離管件端口,堵頭內設有氣動牽引機構,堵頭的一端的端面上設有對接腔體,管件端口能夠插入對接腔體,對接腔體內設有夾具機構,氣動牽引機構與夾具機構連接,夾具機構能夠在氣動牽引機構的牽引下動作,夾具機構能夠與對接腔體的內壁配合對管件端口進行夾持固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簡單,夾持固定效果更加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構件切割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鋁合金管件切割的活動夾具。
背景技術
鋁合金管材在使用過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各種長度尺寸的鋁合金管,因此,需要對長條的鋁合金管進行切斷處理,也需要對其進行切割、焊接等加工。目前,傳統意義上的鋁合金管材切割裝置,全程需要手工操作,這樣就大大浪費了人力,手工進行切割時需要一只手固定,一只手切割,大大增加了切割時的危險性,并且工作效率較低。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管材切管裝置上設計相應的固定夾具,在切管過程中,管件的一端通過固定夾具伸到工作臺上,而管件的另一端則通過工作臺上的活動夾具進行夾持,從而保證管件在切割過程中的穩定性。
然而,現有的活動夾具雖然能夠夾持管件的另一端保證其在切割過程中的穩定性,但是活動夾具在結構設計上較為復雜,制作和使用的成本高,無法滿足后低成本、低能耗的生產需求。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的鋁合金管材切割夾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用于鋁合金管件切割的活動夾具。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鋁合金管件切割的活動夾具,包括堵頭和滑動座,所述堵頭固定安裝在滑動座位上,所述滑動座能夠帶動所述堵頭靠近或者遠離管件端口,所述堵頭內設有氣動牽引機構,所述堵頭的一端的端面上設有對接腔體,所述管件端口能夠插入所述對接腔體,所述對接腔體內設有夾具機構,所述氣動牽引機構與所述夾具機構連接,所述夾具機構能夠在所述氣動牽引機構的牽引下動作,所述夾具機構能夠與所述對接腔體的內壁配合對管件端口進行夾持固定。
所述對接腔體的尺寸與所述管件端口的尺寸相匹配,當所述管件端口插入所述對接腔體時,所述管件端口的外表面與所述對接腔體的內表面緊密貼合,所述氣動牽引機構在充氣時能夠拉動所述夾具機構并促使夾具機構張開,所述夾具機構張開后能夠撐住所述管件端口的內壁并對所述管件端口的內壁進行固定,所述對接腔體的內壁通過摩擦力對所述管件端口的外表面進行限制。
所述氣動牽引機構包括通孔、氣動腔、拉桿、推板和氣囊,所述通孔和所述氣動腔均位于所述堵頭內,所述推板和所述氣囊位于所述氣動腔內,所述通孔的一端與所述對接腔體連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與所述氣動腔連通,所述拉桿貫穿所述通孔,所述拉桿的一端伸入所述對接腔體并穿過所述夾具機構,所述拉桿的一端上固定安裝推擠塊,所述拉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氣動腔的一側面并與所述推板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氣囊套在所述拉桿的另一端上,所述氣囊的一端與所述氣動腔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氣囊的另一端與所述推板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氣囊通過導氣管連接堵頭外部的氣泵,所述氣囊能夠在所述氣泵充氣時膨脹,所述氣囊還能夠在所述氣泵排氣時收縮。
所述氣囊在膨脹時推動所述推板向所述氣動腔的另一側面靠近,所述拉桿跟隨所述推板向所述氣動腔滑動,所述拉桿一端上的所述推擠塊推擠所述夾具機構并促使夾具機構張開撐住所述管件端口的內壁,所述氣囊在收縮時,所述夾具機構通過擠壓的方式推動所述推擠塊回到原位置,所述推擠塊在歸位的過程中帶動所述拉桿和所述推板回到原位置,所述夾具機構收攏在一起并與所述管件端口的內壁脫離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榮均,未經董榮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6525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