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對焦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572904.0 | 申請日: | 2023-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20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謝文翰;冀運景;代青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明銳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3/67 | 分類號: | H04N23/6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李于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鳳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對焦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光學 檢測 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自動對焦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自動光學檢測設備。該方法包括:確定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迭代執行K次預設的對焦調節過程;確定第K次對焦調節過程獲得的目標對焦位置為理想值;其中,第k+1次對焦調節過程的對焦搜索范圍由第k次對焦調節過程獲得的目標對焦位置確定;第1次對焦調節過程的對焦搜索范圍由所述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確定;k為1至K?1之間的正整數。通過迭代執行多次對焦調節過程的方式,實現了圖像采集設備的自動對焦,有效的避免了因手動對焦而導致的一系列缺陷。而且,可以方便的通過控制對焦調節過程的迭代次數來改變自動對焦的精確度,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自動光學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對焦方法、自動對焦裝置、電子設備及其自動光學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在自動光學檢測設備中,通常以相機等圖像采集設備拍攝的圖片作為分析和檢測的基礎,而為了確保后續分析和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提供足夠清晰的圖片。因此,通過對焦操作,使待測部件位于圖像采集設備的景深之內,以確保采集到的圖片具有較高的清晰度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傳統的對焦操作是以測試樣本為基礎上,通過人工手動調整圖像采集設備和測試樣本之間距離的方式來實現的。但由于測試樣本和待測部件之間存在差異以及電子元器件的尺寸越來越趨向于微型化等原因,傳統的手動對焦操作逐漸無法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存在相當多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對焦方法、自動對焦裝置、電子設備及其自動光學檢測設備,旨在解決傳統手動對焦方式的至少一種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方法。該方法包括:確定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迭代執行K次預設的對焦調節過程;所述對焦調節過程用于:在給定的對焦搜索范圍中搜索獲得對應的目標對焦位置;確定第K次對焦調節過程獲得的目標對焦位置為理想值;其中,其中,第k+1次對焦調節過程的對焦搜索范圍由第k次對焦調節過程獲得的目標對焦位置確定;第1次對焦調節過程的對焦搜索范圍由所述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確定;k為1至K-1之間的正整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對焦調節過程,具體包括:確定對焦搜索范圍,獲取在N個不同的對焦位置拍攝獲得的N幀樣本圖片;N個對焦位置均勻分布在對焦搜索范圍中;根據所述樣本圖片的對焦質量,選定目標樣本圖片;所述目標樣本圖片為:在N幀所述樣本圖片中,具有最佳對焦質量的樣本圖片;確定拍攝獲得所述目標樣本圖片的對焦位置為目標對焦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確定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具體包括:確定圖像采集裝置的初始搜索范圍以及初始搜索間隔;控制所述圖像采集裝置自所述初始搜索范圍的上限,以所述初始搜索間隔,步進式移動至所述初始搜索范圍的下限,并且在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位置改變后,拍攝獲得對應的樣本圖片;根據所述樣本圖片的對焦質量,選定目標樣本圖片;將所述圖像采集裝置拍攝獲得所述目標樣本圖片時的位置作為所述目標對焦位置的初始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對焦調節過程中,任意兩個相鄰的對焦位置之間間隔的搜索距離相同,以使N個所述對焦位置均勻分布在所述對焦搜索范圍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k次對焦調節過程的搜索間隔小于第k+1次的對焦調節過程的搜索間隔;其中,K大于等于2。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在N個不同的對焦位置拍攝獲得的N幀樣本圖片,具體包括:控制圖像采集裝置移動至所述對焦搜索范圍的上限,并拍攝獲得第1幀樣本圖片;控制所述圖像采集裝置以所述搜索距離,步進式移動,并在每一次移動后拍攝獲得第2至N-1幀樣本圖片;在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移動至所述對焦搜索范圍的下限時,停止移動并拍攝獲得第N幀樣本圖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當前的目標對焦位置,確定對焦搜索范圍,具體包括:將當前的目標對焦位置與浮動幅度相加,獲得所述對焦搜索范圍的上限;所述浮動幅度為:所述搜索間隔與N的乘積的一半;將當前的目標對焦位置與所述浮動幅度相減,獲得所述對焦搜索范圍的下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明銳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明銳理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729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