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垂向剛度的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562238.2 | 申請日: | 2023-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79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闞世超;周超;周長城;耿向明;王靖業;初振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聯美彈簧有限公司;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蔡俐娜 |
| 地址: | 25503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絲徑 變中徑 螺旋彈簧 剛度 計算方法 | ||
1.一種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垂向剛度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螺旋彈簧的絲徑和變中徑均隨極角位置而變化,即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根據螺旋彈簧的結構參數和材料特性參數,對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垂向剛度進行計算,計算步驟如下:
(1)變絲徑和中徑螺旋彈簧的各極角θi所對應的極半徑Rθi和升角αθi:
根據螺旋彈簧的有效圈數n,以Δθ作為微元角,將整個螺旋彈簧極角2nπ劃分為個微元角,各微元角對應的極角θi=iΔθ,i=1,2,…,nΔθ,根據螺旋彈簧的有效高度H0,節距p=H0/n,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首端中徑D1和末端中徑D2,對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各極角θi所對應的極半徑Rθi和升角αθi進行計算,即
式中,kD為螺旋彈簧的中徑隨極角變化的斜率,
(2)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各極角θi所對應的絲徑dθi的計算:
根據微元角Δθ弧度,螺旋彈簧的有效圈數n,微元角個數nΔθ,各微元角對應的極角θi=iΔθ,i=1,2,…,nΔθ,變絲徑螺旋彈簧的首端絲徑d1,末端絲徑d2,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首端中徑D1,末端中徑D2,步驟(1)中計算得到的kD,對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各極角θi所對應的絲徑dθi進行計算,即
式中,LC為絲徑水平投影的總長度,LC=nπ(D1+nπkD);
(3)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垂向柔度Rdz的計算:
根據微元角Δθ弧度,微元角個數nΔθ,泊松比μ,剪切模量G,步驟(1)中計算得到的Rθi和αθi,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dθi,i=1,2,…,nΔθ,對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垂向柔度Rdz進行計算,即
(4)變絲徑和變中徑螺旋彈簧的垂向剛度Kz的計算:
根據步驟(3)中計算得到的Rdz,對該變絲徑和中徑式橢圓柱面螺旋彈簧的垂向剛度Kz進行計算,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聯美彈簧有限公司;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聯美彈簧有限公司;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6223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