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細水霧噴頭及細水霧滅火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550474.2 | 申請日: | 202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28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杜育嶙;陽艷;潘穗鋒;施理軍;裴洋洋;謝耀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廣船國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10 | 分類號: | A62C3/10;A62C31/05;A62C31/28;A62C37/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亞瓊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霧 噴頭 滅火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消防技術領域,公開了細水霧噴頭及細水霧滅火系統,細水霧噴頭包括外殼和閥芯,外殼具有內腔,內腔與進水口連通,進水口用于水流通過并進入內腔;閥芯設置于內腔,閥芯具有依次連通的入水孔、水流流道、出水孔以及集流腔,入水孔能夠與進水口通過內腔連通,以使水流進入入水孔,或與進水口分隔,以阻止水流進入入水孔,集流腔與出水口連通,出水口用于水流或水霧噴出,從而使水流能夠從出水口噴出;出水孔設置有多個,多個出水孔沿閥芯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多個出水孔的中心線均與閥芯的中心線呈夾角,且多個出水孔的中心線相交于一點,從而使多個出水孔流出的水流發生撞擊,水流薄膜擾動增大,從而提高霧化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細水霧噴頭及細水霧滅火系統。
背景技術
根據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船舶必須安裝固定消防滅火系統,細水霧滅火系統相對水噴淋滅火系統具有用水量小和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從而被廣泛應用于客滾船等船舶。
細水霧滅火系統中,水流在細水霧噴頭中霧化并噴出,船用細水霧噴頭通常采用壓力機械霧化的方法,具體可分為直流撞擊式霧化噴頭和壓力旋流式霧化噴頭,其中直流撞擊式霧化噴頭利用高速射流直接撞擊到噴頭外撞針上,流體破碎形成細小液滴而霧化,壓力旋流式霧化噴頭通過中間旋流流道加速液體流動,同時旋流的液體形成氣柱被擠壓到壁面上,液體被噴射出噴頭出口的液膜較薄,然后射流薄膜與大氣間強烈的相互作用而破碎成細小的水滴。但是對于直流撞擊式霧化噴頭而言,射流需要撞擊到撞針而霧化,而撞針容易遭受碰撞而損傷,從而導致霧化效果下降。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細水霧噴頭,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直流撞擊式霧化噴頭的撞針容易遭受碰撞而損傷,從而導致霧化效果下降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細水霧噴頭,包括:
外殼,具有內腔,所述內腔與進水口連通,所述進水口用于水流通過并進入所述內腔;
閥芯,設置于所述內腔,所述閥芯具有依次連通的入水孔、水流流道、出水孔以及集流腔,所述入水孔能夠與所述進水口通過所述內腔連通,以使水流進入所述入水孔,或與所述進水口分隔,以阻止水流進入所述入水孔,所述出水孔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出水孔沿所述閥芯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多個所述出水孔的中心線均與所述閥芯的中心線呈夾角,且多個所述出水孔的中心線相交于一點,所述集流腔與出水口連通,所述出水口用于水流或水霧噴出。
作為細水霧噴頭的優選方案,所述內腔包括與所述進水口連通的第一腔以及與所述第一腔連通的第二腔,所述閥芯包括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所述第二閥體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腔,并始終與所述第二腔的腔壁貼合,所述閥芯能夠相對于所述外殼滑動而具有開啟位置和關閉位置,當所述閥芯位于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一閥體位于所述第二腔內,以使所述入水孔與所述進水口通過所述內腔連通,當所述閥芯位于關閉位置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閥體進入所述第一腔,并與所述第一腔的腔壁貼合,以使所述入水孔與所述進水口分隔。
作為細水霧噴頭的優選方案,所述外殼具有與所述第二腔的腔壁相鄰的抵接面,當所述閥芯位于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閥體與所述抵接面沿豎直方向抵接,以阻止所述第二閥體向下滑動。
作為細水霧噴頭的優選方案,所述外殼具有第一卡接斜面,所述細水霧噴頭還包括感溫玻璃泡和兩個夾持桿,所述感溫玻璃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閥芯的中心線,當所述閥芯位于關閉位置時,所述閥芯同時支撐在兩個所述夾持桿,兩個所述夾持桿的內側分別抵在所述感溫玻璃泡的兩端,且兩個所述夾持桿的上端的間距小于兩個所述夾持桿的下端的間距,兩個所述夾持桿的外側均具有第二卡接斜面,兩個所述第二卡接斜面均與所述第一卡接斜面抵接,以阻止兩個所述夾持桿脫落。
作為細水霧噴頭的優選方案,兩個所述夾持桿的內側均開設有夾持槽,所述感溫玻璃泡的兩端分別位于兩個所述夾持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廣船國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廣船國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504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履帶式移動篩分站
- 下一篇:一種提高百蕊草出苗率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