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智能水稻催芽機及水稻催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549851.0 | 申請日: | 202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69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麗紅;周森鴻;鄒世湘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麗紅 |
| 主分類號: | A01C1/02 | 分類號: | A01C1/02;A01C1/08;A01C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智能 水稻 催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智能水稻催芽機及水稻催芽方法,包括進排水機構、水位監測機構和設置在桶體外側的控制器;所述水位監控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儲水槽中的第一水位傳感器和設置在所述桶體上腔室的第二水位傳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水位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電連接,該控制器與所述進排水機構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以控制所述進排水機構的啟閉;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的高度隨桶內種子的高度變化而變化。本發明實現了洗種、浸種、消毒、催芽等全過程智能化、自動化;節約人工、節約資源、提高了催芽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自動智能水稻催芽機及水稻催芽方法,屬于水稻種子發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播種水稻之前,需要對水稻種子進行催芽才能播種育苗,這不僅可以提高水稻的發芽速度,而且是提高水稻種子發芽率的有效措施。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76399U公開了一種智能催芽器,包括桶體、隔板、儲水槽、水泵、加熱管和噴水管,通過水泵將儲水槽內被加熱管加熱后的溫水抽入噴水管內,從而自上而下向種子中旋轉噴水。在對種子的浸種至催芽過程中,需要排出浸種的水,再注入干凈的水,以保證輔助催芽的水的清潔,而現有設備只能依靠人工的辦法將水倒出。如果需要藥物浸泡種子則在催芽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沖洗,現有設備也無法實現自動排水和自動進水的功能,同時也無法自動地根據種子數量向桶內灌入適量的水,因此無法實現全自動的浸種和催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自動智能水稻催芽機及水稻催芽方法,實現催芽機對浸種至催芽過程中的進排水及藥物消毒的全自動控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自動智能水稻催芽機,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內設置有將所述桶體分割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隔板,所述下腔室內設置有儲水槽,所述儲水槽中設置有水泵,與所述水泵連通有設置噴水管,還包括進排水機構、水位監測機構和設置在桶體外側的控制器;所述水位監控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儲水槽中的第一水位傳感器和設置在所述桶體上腔室的第二水位傳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水位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電連接,該控制器與所述進排水機構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以控制所述進排水機構的啟閉。
由此,本發明通過在桶體內設置上下兩個水位傳感器和進排水機構,可以根據種子量注入適量的水,設置在上腔室的第二水位傳感器插在桶內堆積的種子上,第二水位傳感器的高度隨桶內種子堆積的高度變化而變化,當水到達第二水位傳感器的高度時,第二水位傳感器會將信號發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關閉進排水機構從而停止進水;在排水時,當儲水槽內的第一水位傳感器未感應到有水時,第一水位傳感器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關閉進排水機構從而停止排水。從而通過進出水機構實現對水稻種子洗種、浸種的催芽等全過程智能化、自動化;從干種子進桶至芽谷出桶,實現了節約人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還可以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優化,以下為優化后形成的技術方案:
具體的,所述進排水機構包括與所述桶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別設置有進水電磁閥和排水電磁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進水電磁閥和排水電磁閥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具體的,所述桶體上還設置有消毒機構,所述消毒機構包括設置在桶體上沿與所述桶體連通的盒體,所述盒體內設置有水泵;或所述盒體設置在所述桶體外側,通過所述盒體內設置的水泵將消毒液泵入所述桶體內。
具體的,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與所述桶體的側壁滑動連接或插在堆積在所述桶體內的待發芽的水稻種子的上側。
具體的,所述隔板為竹席子或金屬隔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麗紅,未經吳麗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498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