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替代交叉口黃燈的信號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310546374.2 | 申請日: | 2023-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04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鵬;陳濤;李超杰;王凱;方瀟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7 | 分類號: | G08G1/07;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張明明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替代 交叉口 黃燈 信號 控制 方法 系統(tǒng)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替代交叉口黃燈的信號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在交叉口停車線前設置交叉口緩行區(qū),在緩行區(qū)內布置地面信號燈,以替代交叉口主信號的黃燈;準備進入緩行區(qū)的駕駛人根據(jù)地面信號燈及輔燈信號,判斷是否需要在紅燈停車線前減速停車,駕駛人進入緩行區(qū)后觀察主信號燈判斷能否通過交叉口。本發(fā)明解決了當前信號控制方法中黃燈存在的問題,起到了輔助駕駛人的作用,保障了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城市交通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替代交叉口黃燈的信號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道路交通信號燈是對行人及機動車起到秩序化的放行和安全通行的交通設備,世界上第一個由紅黃綠汽燈組成的交通信號燈1868年出現(xiàn)在英國倫敦,經過不斷的改進才出現(xiàn)了由紅黃綠組成的三色信號燈并一直沿用至今,而黃燈的作用主要是警告駕駛員綠燈信號即將要轉換為紅燈信號,清空已經進入交叉口的車輛。《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前行。然而在交通信號燈中,黃燈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兩重性,黃燈的應用存在以下缺陷:
(1)黃燈啟亮時,行駛至信號交叉口進口道上的車輛可能陷入“黃燈困境”,即既不能安全地停止于停車線前,也不能在紅燈啟亮前通過交叉口。面臨這樣的困境,如果駕駛人選擇停車,則需緊急制動,易導致追尾事故;如果駕駛人選擇繼續(xù)行駛,則不能在紅燈啟亮前通過交叉口,甚至闖紅燈,易導致側面碰撞事故。
(2)在綠燈信號即將結束時,駕駛員對于自身所處位置保持車速能否在黃燈亮起時越過停車線并通過交叉口無法做出準確判斷,時常發(fā)生誤判,從而誤闖黃燈,威脅到行人及其他車輛的通行安全。機動車駕駛員為了安全和避免誤闖黃燈,常采取減速來降低風險,這樣雖然降低了機動車誤闖黃燈的風險,但又使得交叉口通行效率降低。
(3)同時,在實際情況下,對車輛闖黃燈行為的判定往往存在爭議,給執(zhí)法帶來了極大不便,同時也易使駕駛人產生僥幸心理,尤其是在有信號倒計時的情況下,駕駛人利用綠燈末尾時間,故意加速闖黃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替代交叉口黃燈的信號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信號控制方法中黃燈存在的問題,同時提高了交叉口通行效率。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的。
一種替代交叉口黃燈的信號控制系統(tǒng),包括:
交叉口主信號燈,只顯示紅燈和綠燈,并配備倒計時裝置;所述交叉口主信號燈的燈光狀態(tài)及時長由信號控制機控制;
嵌入式地面信號燈,僅顯示紅燈信號,且與主信號燈存在時差;所述嵌入式地面信號燈的信號由地面信號燈控制模塊控制,所述地面信號燈控制模塊與信號控制機進行通信。
上述技術方案,還包括:地面信號燈輔燈,接收地面信號燈控制模塊的指令,同步顯示對應嵌入式地面信號燈的相位燈色。
上述技術方案,還包括:光線傳感器,用于感應環(huán)境照度,并傳輸給地面信號燈控制模塊,從而控制地面信號燈的顯示亮度。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交叉口主信號燈設置在交叉口;進口道各車道沿車輛前進方向設置一組嵌入式地面信號燈,與緩行區(qū)標線分別相距L1、L2,且L1>L2,地面信號燈輔燈設置在緩行區(qū)標線兩端。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緩行區(qū)標線與交叉口的紅燈停車線相距L,所述紅燈停車線與緩行區(qū)標線之間形成緩行區(qū),其中L為停車視距。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停車視距由下述公式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463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