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測試搭接試樣加載性能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77205.8 | 申請日: | 202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59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帥鑫;王學朋;張達;崔鑫;龐陽磊;馮榮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G01N19/04;G01N3/04;G01N3/02;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測試 試樣 加載 性能 試驗裝置 試驗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測試搭接試樣加載性能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裝置包括:組合使用的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其中,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結構相同,均包括轉接件、底座和加載件,轉接件的一端與試驗機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底座連接,試驗機用于對所述試驗裝置施加載荷;底座還同時與所述加載件相連接,用于支撐加載件;第一固定組件的加載件和第二固定組件的加載件組合使用,加載搭接試樣;兩個加載件根據所述搭接試樣的壁厚調整在底座中的位置。本裝置可以適配多種厚度的搭接試驗件,增加了適用性,減少了試驗成本;同時保證搭接試驗的預期加載軸線始終與試驗機加載軸線重合,不引入非預期或額外的扭轉載荷,從而提高了測試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性能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測試搭接試樣加載性能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對飛機在飛行中存在的適墜性進行適航評估,需要對飛機結構進行墜撞仿真分析。而為了建立一個合適的包含連接失效的墜撞仿真分析模型,需要對采用的材料進行試驗,以獲得材料性能參數以及連接處的失效性能參數。現有技術中采用的用于測量搭接試樣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用于連接在實驗設備上對搭接試樣的力學性能進行測量,但此裝置的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制造成本較高,且對搭接試樣的參數的測定僅適用某一種厚度的試樣,如果試樣的厚度有變化或者變化較大,則在加載時容易引入非預期的扭轉載荷,從而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測試精度存在一定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測試搭接試樣加載性能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將通過以下所述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用于測試搭接試樣加載性能的試驗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組合使用的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結構相同,均包括轉接件、底座和加載件,
其中,所述轉接件的一端與試驗機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底座連接,所述試驗機用于對所述試驗裝置施加載荷;
所述底座還同時與所述加載件相連接,用于支撐所述加載件;
第一固定組件的加載件和第二固定組件的加載件組合使用,加載所述搭接試樣;
兩個所述加載件根據所述搭接試樣的壁厚調整在所述底座中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轉接件為轉接頭,所述轉接頭與所述試驗機進行連接,并用鎖緊件進行鎖緊。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連接所述轉接件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底座為T型槽底座,所述T型槽底座的底部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容置所述加載件,在所述底座上還設置兩個長條孔,用于調整所述加載件在所述底座中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在所述T型槽底座的外側表面上還設置有長度刻度尺,用于記錄所述加載件在所述底座中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加載件為一長方體,在靠近底部位置處沿長度方向設置有兩個條形槽,用于與所述T型槽底座相配合;在兩個所述條形槽的底面設置有若干連接孔,用于與所述兩個長條孔配合,調整所述加載件在所述底座中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加載件的上部設置至少兩個通孔,所述通孔的連線的法向方向與所述轉接件的中心軸線呈不同角度。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不同角度包括0度、30度、60度或者9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772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