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46979.4 | 申請日: | 2023-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65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連俊博;竺婷;陳欣楠;惠國華;常勁楠;吳昕燦;馬玲;方大凱;劉威;寧景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47 | 分類號: | G01N21/47;G01N21/2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74 | 代理人: | 占宇 |
| 地址: | 311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當歸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控制模塊、檢測模塊和遮光罩,所述檢測模塊設置在遮光罩內,所述檢測模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檢測平臺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感光纖維探頭以及用于帶動感光纖維探頭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支架上還設有沿水平設置的導軌,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塊以及用于驅動滑塊沿導軌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滑塊上設有激光發射器、用于調整激光發射器發射角度的調整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器、激光驅動器和光譜儀,所述激光發射器與激光驅動器電連接,所述感光纖維探頭與光譜儀電連接。本發明能夠快速、無損、準確的檢測出當歸片的真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材真假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當歸在我國中藥材中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是傳統的中藥材中最常用的一種,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醫療作用。近年來,有不良商家為謀求利益,運用外觀容易混淆的假當歸片,甚至通過一些加工手段,把假當歸片偽充成真當歸片售賣,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傳統的當歸片真假檢測,主要以人工目測或常規機器分類技術以及化學測試為主,檢測過程復雜,費時費力,檢測精度不高。因此,探索一種無損、準確性高、低成本、快速且易操作的真假當歸片檢測方法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及方法,其能夠快速、無損、準確的檢測出當歸片的真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明的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包括控制模塊、檢測模塊和遮光罩,所述檢測模塊設置在遮光罩內,所述檢測模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檢測平臺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感光纖維探頭以及用于帶動感光纖維探頭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支架上還設有沿水平設置的導軌,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塊以及用于驅動滑塊沿導軌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滑塊上設有激光發射器、用于調整激光發射器發射角度的調整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器、激光驅動器和光譜儀,所述激光發射器與激光驅動器電連接,所述感光纖維探頭與光譜儀電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升降機構、驅動機構、調整模塊、激光驅動器和光譜儀電連接。
在本方案中,將待測當歸片放到檢測平臺上,使待測當歸片位于感光纖維探頭正下方,升降機構帶動感光纖維探頭移至待測當歸片上方2mm處,待測當歸片上位于感光纖維探頭正下方的點為采樣點,調整滑塊的位置以及激光發射器的發射角度,使得激光射入待測當歸片的激光入射點與采樣點之間的距離小于0.6cm,用遮光罩將檢測模塊罩住,防止環境光的干擾。
激光發射器發出波長為650nm、初始光譜強度為8000counts的激光到待測當歸片表面,初始光譜強度的激光照射到待測當歸片后產生的波長為650nm的漫反射光都被光譜儀的感光纖維探頭采集到,之后激光發射器發射的激光以1000counts強度遞增步長,每次激光發射器發射的激光增大1000counts,光譜儀的感光纖維探頭采集一次當前的漫反射光,激光從初始光譜強度開始遞增n次,所以感光纖維探頭依次采集到n+1個漫反射光的光譜強度,將這n+1個漫反射光的光譜強度作為1個檢測數據組發送到控制器。重復上述步驟得到m個檢測數據組,控制器對這m個檢測數據組進行處理,輸出待測當歸片真假的結果。
作為優選,所述導軌位于感光纖維探頭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檢測平臺上設有用于檢測是否有當歸片的感應器。感應器可以是接近開關。
本發明的一種當歸片檢測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種當歸片檢測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待測當歸片放到檢測平臺上,使待測當歸片位于感光纖維探頭正下方,升降機構帶動感光纖維探頭移至待測當歸片上方2mm處,待測當歸片上位于感光纖維探頭正下方的點為采樣點,調整滑塊的位置以及激光發射器的發射角度,使得激光射入待測當歸片的激光入射點與采樣點之間的距離小于0.6cm,遮光罩將檢測模塊罩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469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