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射頻解凍爐自適應加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442664.2 | 申請日: | 2023-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936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彭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博威射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6/64 | 分類號: | H05B6/64;H05B6/68;A23L3/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段安婧 |
| 地址: | 518108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射頻 解凍 自適應 加熱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射頻解凍爐自適應加熱系統,包括解凍爐本體、射頻加熱終端、射頻控制終端、傳感終端、云計算終端和數據處理終端;解凍爐本體開設有爐腔,用于容納凍品;射頻加熱終端安裝于解凍爐本體,用于向爐腔產生射頻電磁波;傳感終端用于實時檢測爐腔內的溫度、凍品溫度和凍品狀態;云計算終端用于與服務器交互,獲取外部環境信息;數據處理終端用于對爐腔內的溫度、凍品溫度、凍品狀態和外部環境信息進行分析,生成分析結果信息;射頻控制終端用于根據分析結果信息控制射頻加熱終端的工作狀態。本發明具有提高系統對不同種類凍品的加熱解凍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射頻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射頻解凍爐自適應加熱系統。
背景技術
解凍爐采用射頻解凍方式,讓冷凍食品可以快速解凍至0℃,或繼續從0℃進行繼續加熱。解凍爐通過電磁波照射并穿透食材表面,使食材內極性分子在高頻電場中高速反復震蕩,分子間不斷摩擦產生熱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食材解凍過程。
現在已經開發出了很多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經過我們大量的檢索與參考,發現現有技術的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有如公開號為CN110100994A、CN110145768B、EP2884186A1、US10986705B2、JP2019132446A所公開的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這些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一般包括:爐體、第一射頻源、第二射頻源和天線組件,所述天線組件分別與所述第一射頻源及所述第二射頻源電連接,所述天線組件的發射器設置在爐體的解凍腔內,用于對凍品進行解凍加熱。由于上述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的控制模式較為單一,對不同種類凍品的解凍方式和加熱方式單一,造成了加熱解凍效率降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射頻解凍爐加熱系統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射頻解凍爐自適應加熱系統。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射頻解凍爐自適應加熱系統,包括解凍爐本體、射頻加熱終端、射頻控制終端、傳感終端、云計算終端和數據處理終端;
所述解凍爐本體開設有爐腔,用于容納凍品;所述射頻加熱終端安裝于解凍爐本體,用于向爐腔產生射頻電磁波;所述傳感終端用于實時檢測爐腔內的溫度、凍品溫度和凍品狀態;所述云計算終端用于與服務器交互,獲取外部環境信息;所述數據處理終端用于對爐腔內的溫度、凍品溫度、凍品狀態和外部環境信息進行分析,生成分析結果信息;
所述射頻控制終端用于根據分析結果信息控制射頻加熱終端的工作狀態;
所述傳感終端包括爐腔溫度傳感模塊、凍品溫度傳感模塊和凍品狀態傳感模塊;所述爐腔溫度傳感模塊用于實時檢測爐腔內的溫度,生成爐腔溫度信息;所述凍品溫度傳感模塊用于實時檢測凍品的表面溫度,生成凍品表面溫度信息;所述凍品狀態傳感模塊用于實時檢測凍品的狀態,生成凍品狀態信息;
所述云計算終端包括服務器交互模塊、外部溫度數據獲取模塊、外部濕度數據獲取模塊和天氣數據獲取模塊;所述服務器交互模塊用于與建立服務器進行互聯網通信;所述外部溫度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來自服務器的外部溫度數據;所述外部濕度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來自服務器的外部濕度數據;所述天氣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來自服務器的外部天氣數據。
可選的,所述數據處理終端包括加熱流程選擇模塊、第一自適應模式參數計算模塊和第二自適應模式參數計算模塊;所述加熱流程選擇模塊用于根據凍品的種類和數量選擇對應的加熱流程;所述第一自適應模式參數計算模塊用于根據爐腔溫度信息、凍品表面溫度信息和凍品狀態信息計算第一自適應模式的控制參數;所述第二自適應模式參數計算模塊用于根據外部溫度數據、外部濕度數據和外部天氣數據計算第二自適應模式的控制參數。
可選的,所述加熱流程選擇模塊包括模式指數計算子模塊和加熱流程選擇子模塊;
當所述模式指數計算子模塊工作時,滿足以下式子:
;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博威射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博威射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426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