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儲能電站消防措施實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42001.0 | 申請日: | 202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49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白浩江;周元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16 | 分類號: | A62C3/16;A62C37/11;A62C37/14;A62C9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徐立寧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站 消防 措施 實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儲能電站消防措施實施方法,包括消防區域劃分、布置自動滅火消防球(1)、布置自動消防滅火條(4)。本發明基于儲能電站在運行過程中的局部過熱現象原因分析,劃分小區域消防和大區域消防,分別利用自動滅火條和自動滅火消防球的消防特性,作為應對儲能電站內電池局部過熱起火的兩級消防措施,是遏制火勢蔓延的兩道防線,提高儲能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儲能電站消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儲能電站消防措施實施方法。
背景技術
儲能電站一般以儲能箱為建造單元,包含多個儲能箱,儲能箱內包含多個電池組,一旦某個電池發生過熱起火,極易引發周圍電池組的失火,如果不能及時撲滅,易造成整個電池箱的損毀,經濟損失巨大,因此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將電池起火撲滅于火災初期,對于減少儲能電站損失,保障電站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儲能電站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的特點伴隨著高的消防隱患,傳統電站大多數都針對火災蔓延到整個箱體后利用水滅火,這是作為防止火災大規模蔓延的有效手段,但是缺乏對于小區域內部的消防措施,一旦有起火點無法精準定點消防,易使整個儲能箱體的燒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儲能電站消防措施實施方法,目的在于解決傳統電站缺乏對小區域內部的消防措施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儲能電站消防措施實施方法,包括消防區域劃分、布置自動滅火消防球、布置自動消防滅火條,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儲能箱的建造尺寸,參考自動滅火消防球外形尺寸相對應的消防半徑,劃分儲能電站消防區域,遇到不規則消防區域適當增加自動滅火消防球布置的數量或者采用大重量的自動滅火消防球;
S2,根據劃分好的儲能電站消防區域,在儲能電站內每個消防區域布置合適大小、數量的自動滅火消防球;
S3,在儲能箱內每個電池組內部間隔頂部設置自動滅火消防條。
進一步的,所述儲能電站包括多個儲能箱,所述儲能箱內包含多個電池組。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滅火消防球采用干粉式滅火球,所述自動滅火消防球設置在儲能箱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儲能箱包括電池組絕緣頂和電池組絕緣地基,所述電池組絕緣頂和電池組絕緣地基之間排列多個電池組,所述電池組之間設置電池間隔。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3中的自動滅火消防條通過雙面膠粘接在電池間隔的頂部。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可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基于儲能電站在運行過程中的局部過熱現象原因分析,劃分小區域消防和大區域消防,分別利用自動滅火條和自動滅火消防球的消防特性,作為應對儲能電站內電池局部過熱起火的兩級消防措施,是遏制火勢蔓延的兩道防線,提高儲能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本發明利用自動滅火消防球遇明火爆炸快速噴灑滅火劑的消防特性,根據其消防范圍劃定相應的消防區域,并適當增加滅火球數量或重量,可以作為電站箱體因外部原因整體起火的有效消防防護措施;本發明依據儲能電站內部電池組的過熱起火特點,利用自動滅火條以溫度作為單一觸發的特點,將箱體內的消防區域逐步細化,劃分每一個小的電池單元的為一個消防區域,防止因某個電池局部過熱起火引燃周圍電池組,造成整個箱體燒毀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自動滅火消防球布置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電池組排列及自動滅火消防條布置圖;
圖3是本發明中自動滅火消防條安裝示意圖。
圖中:1-自動滅火消防球,2-儲能電站消防區域,3-電池組絕緣頂,4-自動滅火消防條,5-電池組絕緣地基,6-電池組,7-電池間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420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