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PDW的S應答信號解碼器解碼方法及FPGA實現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30438.2 | 申請日: | 2023-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45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4 |
| 發明(設計)人: | 畢曉文;張慧勇;熊露;顧立娟;付雪梅;方珍珍;魏杰;劉博雅;劉杰;伍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59 | 分類號: | H04B1/59;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張辰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pdw 應答 信號 解碼器 解碼 方法 fpga 實現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PDW的S應答信號解碼器解碼方法及FPGA實現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輸入PDW信號進行脈寬過濾處理,濾除脈沖寬度在S應答信號之外的PDW信號;按脈寬、時間間隔、幅度對輸入PDW前導脈沖進行判斷,判斷出該組脈沖是否是S應答模式標識;基于PDW的信息脈沖解碼算法解算出S應答模式的碼值,形成RDW輸出;輸出結果到信息識別模塊,信息識別模塊根據解碼模塊輸出的RDW中包含的碼值信息獲得飛機的航班號、位置包括經緯度、高度的飛行參數。本發明采用的基于PDW的FPGA解碼,能夠有效提高解碼正確率和實時性,亦可提高信號受干擾原因分析和抗干擾策略設計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中交通管制中的應答信號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PDW的S應答信號解碼器解碼方法及FPGA實現裝置。
背景技術
S模式應答信號中攜帶有大量的目標狀態等關鍵參數,在多個領域有廣闊應用,例如在民航中,S模式應答信號中攜帶有大量飛行客機的唯一航班號、高度、經緯度信息,以及緊急呼叫的特殊碼等信息。
S模式應答信號工作在1090MHz頻點,在該工作頻點上大量信號交織、信號環境復雜。目前對S應答信號的解碼采用的方法為:根據由前導脈沖P1獲得的信號到達時間和功率參考值等參數,進行數據塊解碼,判斷出數據位的“0”和“1”及置信度值,數據位提取和置信度分析算法主要集中在時域處理中,即通過對波形采樣點的分析得到數據位值和置信度值。幅度比較法是常規的算法,即通過比較數據位置兩個CHIP的幅值,從而判定數據值和置信度。通常可采用多點采樣判決法來實現數據位的接收和處理,充分利用每一個數據位的N個采樣值的信息與前導脈沖檢測中得到的參考功率值,通過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確定數據值和置信度值,解碼完成和還可以通過校驗位來糾錯。真實環境中,由于受噪聲、干擾信號影響,中頻信號的脈沖信號幅度、脈沖位置估計都會有明顯的偏差,通過比較數據位置兩個CHIP的幅值,從而判定數據值和置信度,容易造成解碼錯誤,產生虛警和漏警,降低目標的檢測概率。
而目前的電子接收系統的脈沖檢測和參數測量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采用的數據融合、PDW預處理等算法,能夠準確地檢測到脈沖信號和給出相應的PDW信息,本發明采用的基于PDW的FPGA解碼,有效提高解碼正確率和實時性,亦可提高信號受干擾原因分析和抗干擾策略設計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降低利用中頻信號完成信息脈沖解碼帶來的解碼錯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PDW的S應答信號解碼器解碼方法及FPGA實現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PDW的S應答信號解碼器解碼方法,所述解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輸入PDW信號進行脈寬過濾處理,濾除脈沖寬度在S應答信號之外的PDW信號;
按脈寬、時間間隔、幅度對輸入PDW前導脈沖進行判斷,判斷出該組脈沖是否是S應答模式標識;
當滿足條件,則將所述脈沖基于PDW的信息脈沖解碼算法解算出S應答模式的碼值,并形成RDW輸出。
優選地,還包括:當滿足條件,對輸出的RDW進行解碼,獲取RDW中包含飛機的航班號、經緯度、高度的飛行參數的碼值信息;
當不滿足條件,則接收判定跳出。
優選地,所述對輸入PDW信號進行脈寬過濾處理包括:一次脈寬過濾處理和二次脈寬過濾處理;其中,
一次脈寬處理包括:過濾剔除和S應答信號無關的PDW,只保留脈寬在0.5us±0.15us和1us±0.15us范圍內的PDW及flag標志信號;
二次脈沖過濾處理包括:只保留脈寬在0.5us±0.15us范圍內的PDW及flag標志信號。
優選地,所述按脈寬、時間間隔、幅度對輸入PDW前導脈沖進行判斷,判斷出該組脈沖是否是S應答模式標識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304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密鑰切換方法、密碼設備及系統
- 下一篇:相位追蹤參考信號傳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