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橄欖的育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29532.6 | 申請日: | 2023-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95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陸斌;趙敏;胡青;郭永清;徐亮;郝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7/06;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馬歡歡 |
| 地址: | 65020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橄欖 育苗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橄欖的育苗方法,屬于油橄欖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油橄欖母苗臥倒,平行于地面放置,使母苗上的枝條改向垂直地面方向生長;(2)在步驟(1)處理的母苗主桿上作創傷處理,然后置于苗床上育苗;(3)所述母苗主桿的創傷處生根后,將根與臨近枝條一同剪下,得到油橄欖移栽苗。本發明利用現有2~3年生油橄欖實生或扦插營養袋苗,在苗主桿上作創傷并整株臥倒育苗,使油橄欖從育苗到出圃的時間縮短至1年,整體縮短育苗時間,提高出圃率,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橄欖育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油橄欖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油橄欖(Olea?europaea?L.)屬木犀科(Oleaceae)木犀欖屬(Olea)常綠喬木,全球著名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油橄欖是世界第六大油料作物,原產于地中海地區,種植歷史悠久。油橄欖被廣泛引種栽培,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區、美國加利佛尼亞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及南澳等地。
油橄欖可通過冷壓榨制成橄欖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求,橄欖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油橄欖也是大力發展的經濟林樹種之一,而開展油橄欖人工栽培,首先要解決油橄欖育苗問題。但是現在人們開展油橄欖育苗普遍存在扦插時間長,扦插苗成活率低,扦插季節受限的缺陷。例如,專利(公開號:CN104956890A,公開日:20151007)公開了一種油橄欖扦插育苗方法,該申請僅涉及油橄欖的一般扦插育苗技術,還存在扦插時間長、扦插苗成活率不高、扦插季節受限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橄欖的育苗方法。本發明利用現有2~3年生油橄欖實生或扦插營養袋苗,在苗主桿上作創傷并整株臥倒育苗,使油橄欖從育苗到出圃的時間縮短至1年,整體縮短育苗時間,提高出圃率,降低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橄欖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油橄欖母苗臥倒,平行于地面放置,使母苗上的枝條改向垂直地面方向生長;
(2)在步驟(1)處理的母苗主桿上作創傷處理,然后置于苗床上育苗;
(3)所述母苗主桿的創傷處生根后,將根與臨近枝條一同剪下,得到油橄欖移栽苗。
優選的,所述母苗為生長健壯的2~3年生母苗;所述放置的時間為10~20天。
優選的,所述創傷位于與所述枝條生長方向相反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創傷是通過貼著主桿剪去步驟(1)處理后的母苗上貼近地面一側的枝條得到的;所述創傷的數量為每1m長的主桿上作10~13個創傷。
優選的,所述育苗前,創傷處用生根粉溶液處理,所述生根粉為ABT生根粉1號,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濃度為1300~1600mg/kg,所述生根粉溶液的用量為0.5~1.0ml/cm2;所述處理的時間為8~15min。
優選的,所述育苗是將母苗的主桿埋入基質中,埋入的深度為8~12cm,埋入時保持枝條垂直地面向上。
優選的,所述基質包括下層石子和上層河沙;所述下層石子的厚度為7~9cm,所述上層河沙厚度為32~36cm;所述石子的粒徑為2.5~5.0cm,河沙的粒徑為0.35~0.5mm。
優選的,所述育苗的過程中,空氣溫度為25~28℃,空氣濕度為70~80%,基質溫度為25~25℃,基質濕度為70~80%。
優選的,步驟(3)中待所述根的長度為2~5cm時,將根與臨近枝條一同剪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未經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295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件缺陷檢測方法、終端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離心泵故障檢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