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20611.0 | 申請日: | 2023-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19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津金;梁佳慧;李文軒;朱昕雨;汪昕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32B27/34 | 分類號: | B32B27/34;C08L33/08;C08L5/16;C08K5/01;C08J3/075;B32B27/30;B32B27/08;B32B9/04;B32B27/18;B29C39/10;B29C39/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陳秀芳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修復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柔性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及制備方法,包括水凝膠基體,所述水凝膠基體內混入金剛烷和環糊精,所述金剛烷和環糊精分子通過主客體識別作用相互結合,所述水凝膠基體底部和頂部均設有封膜,所述水凝膠基體內設有至少兩層加強網,每兩層加強網之間均設有隔層,本發明通過在水凝膠基體混入金剛烷和環糊精,從而通過金剛烷和環糊精分子通過主客體識別作用相互結合,提高柔性材料的自愈合能力,能夠實現在常規環境下柔性材料的自愈合功能,通過在水凝膠基體混入加強網、隔層和封膜,提高柔性材料的強度和柔韌性,防止柔性材料拉伸過度,能夠有效的保護柔性材料,提高柔性材料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柔性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柔性自修復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延展性、彎折性和自動愈合裂紋功能的柔性材料,主要用于傳感器和顯示器的制造,尤其是柔性自修復傳感器,具有貼服性好,導電性能優良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醫療、運動器材和航空航天等領域。但是,現有的柔性自修復材料在使用中發現,其容易受環境影響,在常規環境下柔性材料自愈合效果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導致使用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以解決常規環境下柔性材料自愈合效果差,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包括水凝膠基體,所述水凝膠基體內混入金剛烷和環糊精,所述金剛烷和環糊精分子通過主客體識別作用相互結合,所述水凝膠基體底部和頂部均設有封膜,所述水凝膠基體內設有至少兩層加強網,每兩層加強網之間均設有隔層。
可選的,所述水凝膠基體材質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
可選的,所述水凝膠基體混合有單壁碳納米管。
可選的,所述隔層和封膜材質為尼龍膜,所述水凝膠基體浸潤隔層和封膜。
可選的,所述加強網的材質為碳纖維。
可選的,一種柔性自修復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0:在模具底部放置封膜;
S200:進行混合液的配置;
S300:將混合液倒入模具中進行聚合成型,得到聚合物A;
S400:在聚合物A上再次倒入混合液進行聚合成型,得到聚合物B;
S500:當聚合物B聚合完成,柔性自修復材料制備完成。
可選的,所述S200包括以下步驟:
S201:將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加熱至向疏水特性和低玻璃化轉變的溫度,得到基液;
S202:將基液中加入金剛烷、環糊精和單壁碳納米管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可選的,所述S300包括以下步驟:
S301:將混合液倒入模具中進行聚合,一段時間后,得到聚合液;
S302:將加強網4置于聚合液中,并將隔層2置于聚合液的頂部;
S303:聚合一段時間后,得到聚合物A。
可選的,所述S400包括以下步驟:
S401:在聚合物A上再次倒入混合液進行聚合,一段時間后,得到聚合體;
S402:將加強網4置于聚合體中,并將另一個封膜置于聚合體頂部;
S403:聚合一段時間后,得到聚合物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未經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206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