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04650.1 | 申請日: | 2023-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14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廖達前;王斌;曾文賽;朱健;黃承煥;周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長遠鋰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C01F17/10;C01F17/36;C01G51/00;B82Y30/00;B82Y40/00;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長沙辰齊知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90 | 代理人: | 李瓊芳 |
| 地址: | 410221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性 鈷酸鋰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鈷酸鋰基體以及包覆在鈷酸鋰基體表面的納米摻雜氟化物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摻雜氟化物材料的化學通式為LiM10.03M2xR0.97-xF4,其中,R為稀土元素La、Nd、Gd和Y中的至少一種,M1、M2選自除R外的其他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種,x=0.01~0.05。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摻雜氟化物材料的尺寸為30~500?nm;所述納米摻雜氟化物材料的質量為鈷酸鋰基體質量的0.03%~2.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鈷酸鋰基體的粒徑D50為14.5~19.5μm。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鈷酸鋰基體為摻雜的鈷酸鋰材料。
6.一種包覆改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鋰源和氟源在水中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A;將R源和M1源、M2源在水中混合均勻,加入絡合劑,得到混合物料B;將混合物料A和混合物料B混合,形成混合物料C;將鈷酸鋰正極材料加入水中,得到混合物料D;將混合物料D加入混合物料C中,形成混合物料E;
(2)采用機械攪拌裝置對混合物料E進行分散;分散結束后,混合物料E進行原位化學反應,得到混合物料F;
(3)采用機械攪拌和鼓風攪拌混合物料F,同時加熱蒸干混合物料F中的水,形成干燥粉末;
(4)將步驟(3)獲得的干燥粉末加入機械融合機中進行高速機械融合,形成包覆物前驅體;
(5)將步驟(4)獲得的包覆物前驅體在空氣氣氛下進行分段燒結,然后隨爐自然冷卻,得到納米摻雜氟化物材料包覆的鈷酸鋰正極材料。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為三氟乙酸鋰,所述R源為三氟乙酸鑭、三氟乙酸釹、三氟乙酸釓和三氟乙酸釔中的至少一種,所述M1源為三氟乙酸鐠,所述M2源為三氟乙酸鈰,所述氟源為氟化銨和氟化氫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混合物料A的固液質量比為(5~8):?100,所述混合物料B的固液質量比為(5~10):?10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絡合劑采用聚丙烯酸;所述絡合劑的添加質量為鈷酸鋰基體質量的0.05%~0.4%。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機械攪拌裝置對混合物料E進行分散時的溫度為50~80℃、分散時間為0.5~4.0h;所述原位化學反應的溫度為45~95℃、時間為4~24h;所述加熱蒸干混合物料F的溫度為80~120℃;所述機械攪拌和鼓風分散時間為2~20h;所述機械融合機的線速度為41~60m/s,融合時間為5~19min。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燒結的具體過程為:將包覆物前驅體先進行預燒處理,然后將所得的產物進行研磨、干燥,最后再進行二次燒結;所述預燒處理是先升溫到200℃~400℃,保溫2h~10h,隨爐自然冷卻;所述二次燒結的工藝條件為先升溫到600℃~1000℃,保溫6h~20h,隨爐自然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長遠鋰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長遠鋰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046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