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403600.1 | 申請日: | 2023-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056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橋;朱炳科;趙朝陽;陳盈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視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0 | 分類號: | G01B11/00;G06T7/00;G06T7/62;G06V10/44;G06V10/56;G06V10/764;G06V10/82;G01B11/02;G01B11/12;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清 |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門頭溝區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質量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工業生產智能檢測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該系統中總控模塊先利用直徑采集模塊采集的被測鋼管的側面圖像確定被測鋼管的直徑信息,不僅能夠自動判斷出其直徑是否合格,還可以借助于直徑信息對表面缺陷采集模塊以及長度測量模塊的空間位置進行調節,以使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可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被測鋼管,提高鋼管質量檢測系統的適用性。此后,總控模塊利用表面缺陷采集模塊采集的各方位的表面圖像確定被測鋼管的表面缺陷信息,并利用長度測量模塊測量的長度信息判斷被測鋼管的長度是否合格,可以實現對鋼管質量的自動化檢測,進而提升鋼管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提高鋼管質量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生產智能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鋼管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鋼管已實現自動化生產。在鋼管的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為保證鋼管的生產合格率,提高鋼管出廠率,對鋼管質量進行檢測至關重要。
鋼管質量的檢測主要從長度、直徑以及表面缺陷中的一個或兩個維度實現。現有的鋼管檢測方式,主要是將生產的鋼管放入緩存區域,然后人工進行檢測。其中,鋼管長度和直徑由工作人員用米尺測量;鋼管的表面瑕疵,由工人肉眼對鋼管的上半面進行觀察,然后人為滾動鋼管,并再次肉眼對鋼管的下半面進行觀察。
現有的鋼管質量檢測方法,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大大降低了鋼管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并且由于鋼管生產線現場環境較差,容易造成檢測人員疲勞,不適合人工長期作業。此外,人工檢測方式無法進行標準化,這將導致不同人的檢測結果有所不同,容易產生誤差,降低檢測結果的可信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包括:總控模塊以及沿被測鋼管的行進路徑設置的直徑采集模塊、表面缺陷采集模塊和長度測量模塊,所述直徑采集模塊、所述表面缺陷采集模塊以及所述長度測量模塊均與所述總控模塊連接;
所述直徑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被測鋼管的側面圖像,并將所述側面圖像發送至所述總控模塊;
所述總控模塊用于對所述側面圖像進行解析,得到所述被測鋼管的直徑信息,并基于所述直徑信息對所述表面缺陷采集模塊以及所述長度測量模塊的空間位置進行調節,以適配所述被測鋼管;
所述表面缺陷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所述被測鋼管各方位的表面圖像,并將所述表面圖像發送至所述總控模塊;
所述長度測量模塊用于測量所述被測鋼管的長度信息,并將所述長度信息發送至所述總控模塊;
所述總控模塊還用于基于所述直徑信息,判斷所述被測鋼管的直徑是否合格,基于所述長度信息,判斷所述被測鋼管的長度是否合格,并對所述表面圖像進行解析,得到所述被測鋼管的表面缺陷信息。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還包括:沿所述行進路徑設置的機械降震模塊,所述機械降震模塊與所述總控模塊連接;
所述總控模塊還用于基于所述直徑信息對所述機械降震模塊的空間位置進行調節,以適配所述被測鋼管;
所述機械降震模塊用于緩沖所述被測鋼管震動時的沖擊。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鋼管質量檢測系統,所述機械降震模塊包括第一調節模組、在所述行進路徑相對的兩側依次設置的第一腰鼓形滑輪以及第二腰鼓形滑輪,所述機械降震模塊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腰鼓形滑輪通過所述第一調節模組連接的連接板以及與所述連接板通過彈性件連接的固定板;
所述第一調節模組與所述總控模塊連接,所述第一調節模組用于接收所述總控模塊基于所述直徑信息確定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對所述彈性件處于自然伸展狀態時所述連接板的空間位置進行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視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科視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036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裝封合方法及控制器
- 下一篇:一種耦合資源回收的污水處理系統及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