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組合齒廓的圓弧齒線齒輪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72272.3 | 申請日: | 202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98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禎;肖小平;陳揚枝;楊輝;李穎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55/17 | 分類號: | F16H55/17;F16H55/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孔燦 |
| 地址: | 524088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面 圓弧 拋物線 組合 齒輪 機構 | ||
1.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組合齒廓的圓弧齒線齒輪機構,包括軸線平行的小輪和大輪組成的一對齒輪副,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之間純滾動嚙合傳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端面齒廓曲線由端面工作齒廓曲線和齒根過渡曲線組成,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端面齒廓曲線均左右兩側對稱;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端面工作齒廓為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的組合齒廓;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齒面具有圓弧齒線結構;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至少一對輪齒嚙合點位于節點以實現純滾動嚙合接觸,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相對轉動嚙合點形成嚙合線分別在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齒面形成兩條接觸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組合齒廓的圓弧齒線齒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齒面結構分別由各自的齒廓曲線隨接觸點沿接觸線運動形成,且接觸線沿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節圓柱面展開后均為軸對稱的圓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組合齒廓的圓弧齒線齒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左側工作齒廓曲線均由圓弧和拋物線兩種平面曲線在齒間控制點Pbi光滑連接而成,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安裝時右側齒廓的齒間控制點Gbi與節點Pi重合,控制點Gbi由左側工作齒廓曲線齒間控制點Pbi軸對稱得到;端面工作齒廓曲線形狀由齒頂控制點Pai、齒間控制點Pbi和齒底控制點Pci決定,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工作齒廓曲線從齒頂到齒根的組合類型均為CP,其中C、P分別代表圓弧和拋物線,圓弧為工作齒廓上部曲線,拋物線為工作齒廓下部曲線;齒根過渡曲線為齒底控制點Pci與齒根控制點Pdi所確定的Hermite曲線,且齒根過渡曲線與工作齒廓下部曲線在齒底控制點Pci光滑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圓弧與拋物線組合齒廓的圓弧齒線齒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左側工作齒廓的齒頂控制點Pai由齒頂圓半徑Rai和偏移角χai確定,χai為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齒頂基準點Jai繞圓心順時針轉動的角度;齒底控制點Pci由齒底圓半徑Rci和偏移角χci確定,χci為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的齒底基準點Jci繞圓心順時針轉動的角度;其中,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齒頂基準點Jai為與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分別具有相同基圓半徑、端面壓力角的漸開線和相同半徑Rai齒頂圓的交點;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齒底基準點Jci為與所述小輪和所述大輪分別具有相同基圓半徑、端面壓力角的漸開線和相同半徑Rci齒底圓的交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未經廣東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7227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