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69130.1 | 申請日: | 202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82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余思緣;陳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6C3/00 | 分類號: | G06C3/00;A61F5/445;G16H70/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吳彬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選擇 底盤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其包括采用速查轉盤選擇造口底盤,所述速查轉盤包括第一圓片、疊放在第一圓片下方的第二圓片和連接第一圓片與第二圓片中軸,所述中軸與第一圓片轉動配合;第二圓片上具有描述造口部周圍皮膚形態、造口高度形態和造口底盤種類的文字描述,第一圓片上設置有扇形缺口。本發明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通過在第二圓片上的扇環區及扇環格中分別找到與實際情況匹配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態和造口高度形態文字描述,然后轉動第一圓片使其上的扇形缺口朝向前述的扇環區及扇環格,扇形缺口中顯露的造口底盤種類即是患者所需,采用該方法能夠快速方便、正確的幫助患者找到合適的造口底盤種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造口護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
背景技術
腸造口是指外科醫生為了治療某些腸道疾病(如結直腸癌、腸梗阻、腸外傷、吻合口瘺及先天性異常等病癥)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為開口,并將一段腸管拉出開口外,翻轉縫于腹壁,從而形成腸造口,其作用是代替原來的會陰部肛門行使排便功能。
腸造口術后患者需要使用造口底盤和造口袋,造口底盤粘貼在腸造口外周皮膚上,造口袋和造口底盤連接,從腸造口排出的糞便直接流入造口袋中。現有的造口底盤的種類較多,包括微凸底盤、深凸底盤、軟凸底盤、平面底盤等。造口用品選擇錯誤會導致患者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并發癥的發生,如造口狹窄、造口回縮、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和機械性皮膚損傷等,此類并發癥發生率高達80%,嚴重影響患者疾病的恢復以及生活質量,增加患者就醫次數,加大患者用于造口袋及造口護理用品的支出,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正確選擇造口護理用品對于造口患者的身心康復尤為重要。
患者或其照護者易因出院后專業醫療護理服務和護患關系的中斷,而降低對造口護理用品選擇的正確率;不同的造口高度、腹部形態,選擇的造口袋截然不同;即使同一個患者,在不同的時間階段,其造口情況、腹部形態會有所變化,造口袋的選擇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同時,選擇正確的造口護理用品需要結合評估造口周圍皮膚情況,目前國際上主要的造口周圍皮膚評估工具有:DET評分工具、SACS工具、ABCD-造口評估表、LSD評分等,最常使用的是DET評分工具,但該評估工具對于患者來說專業性過強,操作困難。患者文化層次不同、加之造口評估相對專業,患者更不容易在選擇造口底盤上作出正確選擇。因此,如何幫助患者快速方便的知道自己適合哪種結構的造口底盤是一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以解決幫助造口患者方便、正確的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造口底盤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選擇造口底盤的方法包括采用速查轉盤選擇造口底盤,所述速查轉盤包括第一圓片、疊放在第一圓片下方的第二圓片和連接第一圓片與第二圓片中軸,所述中軸與第一圓片轉動配合;
所述第二圓片上從外向內依次設置有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和第三圓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和第三圓環分別被過圓心的直線分隔成三個扇環區;第一個圓環上的三個扇環區中分別設置有描述造口周圍皮膚形態的文字;第二圓環和第三圓環上的扇環區又分別被過圓心的直線均勻分隔成若干個扇環格,第二圓環上的扇環格中分別設置有描述造口高度形態的文字,第三圓環上的扇環格中分別設置有描述造口底盤種類的文字;且第三圓環中的扇環格內所描述的造口底盤與在半徑方向正對的第二圓環中扇環格內描述的造口高度形態和第一圓環中扇環區內描述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態匹配;
所述第一圓片的直徑與第二圓片上第三圓環的直徑相等,且第一圓片上設置有與第三圓環中單個扇環格形狀相同的扇形缺口。
進一步,所述的描述造口周圍皮膚形態的文字包括設置在第一圓環的第一個扇環區內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態為平坦、設置在第一圓環的第二個扇環區內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態為凹陷和設置在第一圓環的第二個扇環區內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態為隆起;
所述的第二圓環上扇環格中描述造口高度形態的文字包括造口平齊、造口回縮和造口高于皮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未經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91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