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間斷供電電路及不間斷供電電路的降壓、升壓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67753.5 | 申請日: | 202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65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敏;蔣新忠;高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5/12 | 分類號: | H02M5/12;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7 廣東省深圳市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間斷 供電 電路 降壓 升壓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不間斷供電電路及不間斷供電電路的降壓、升壓方法,包括:逆變器,還包括:自耦變壓器(1),用于將市電或者所述逆變器輸出的第一交流電進行調壓,并輸出至耦合器(2);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初級(11)連接逆變器的輸出,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連接耦合器(2);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接頭順序為第一接頭TXN、第二接頭TXL1、第三接頭TXL2和第四接頭TAP;耦合器(2),用于將調壓后的第二交流電耦合至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本申請具有能夠不間斷供電,并且調壓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供電電路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不間斷供電電路及不間斷供電電路的降壓、升壓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數據中心等自動化設備中用到很多塊電路板,其中有些功能芯片、功能電路需要不間斷供電。如何保證芯片、電路的不間斷供電,以及當芯片、電路的電壓不夠高,并且電壓過高時芯片、電路的供電電壓正常,是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保證芯片、電路的供電不會中斷,并且獲得足夠的電壓,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不間斷供電電路及不間斷供電電路的降壓、升壓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不間斷供電電路,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不間斷供電電路,包括:逆變器,還包括:
自耦變壓器(1),用于將市電或者所述逆變器輸出的第一交流電進行調壓,并輸出至耦合器(2);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初級(11)連接逆變器的輸出,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連接耦合器(2);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接頭順序為第一接頭TXN、第二接頭TXL1、第三接頭TXL2和第四接頭TAP;
耦合器(2),用于將調壓后的第二交流電耦合至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
優選的,還包括:用于控制市電是否接入不間斷供電電路的第一控制系統(3);所述第一控制系統(3)的輸入端分別連接市電的火線IPL和市電的零線IPN,所述第一控制系統(3)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耦合器(2)的輸入端和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的零線OPN。
優選的,還包括:用于控制耦合器(2)中的開關系統(21)的開合,以達到控制所述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的接入比例的第二控制系統(4)。
優選的,所述耦合器(2),還包括:連接器(22);
所述連接器(22),包括:用于連接市電的零線IPN、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的零線OPN的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的第一接頭TXN;還包括:第一輸入接口、第二輸入接口、第一輸出接口、第二輸出接口;第一輸入接口通過第一母線(221)連接至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的第二接頭TXL1;第一輸出接口通過第二母線(222)連接至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的第三接頭TXL2;第二輸入接口和第二輸出接口通過第三母線(223)連接在一起,并連接至自耦變壓器(1)的次級(12)的第四接頭TAP;
所述開關系統(21),包括第一繼電器(211)和第二繼電器(212);所述第一繼電器(211),用于選擇市電的火線IPL接入第一輸入接口或第二輸入接口;所述第二繼電器(212),用于選擇所述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的火線OPL接入第一輸出接口或第二輸出接口。
優選的,還包括:電流檢測電路(5)和控制電路(6);
所述電流檢測電路(5),用于檢測所述耦合器(2)輸出的電流大小;
所述控制電路(6),用于根據所述電流大小,決定是否繼續控制耦合器(2)供給第二交流電給需要不間斷供電的系統。
優選的,所述電流檢測電路(5),包括:被檢測第二交流電流流過的第一電阻R1;依次連接的直流電壓源Vs、電壓跟隨器(51)、第二電阻R2、反相放大器U2、第三電阻R3、計算流經所述第一電阻R1的第二交流電流的計算單元U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775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