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光光纖探針、制備方法及掃描探針和微納操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66340.5 | 申請日: | 2023-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60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商婭娜;郭恒菲;陳娜;劉書朋;劉勇;王廷云;龐拂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6/26 | 分類號: | G02B6/26;B82Y35/00;G02B6/27;G02B6/02;G02B6/255;B29C64/386;B33Y50/00;G01Q60/38;G01Q60/24;G01Q1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駱希聰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探針 制備 方法 掃描 操控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渦光光纖探針、制備方法及掃描探針和微納操控系統。渦光光纖探針包括:光纖,光纖經過拉錐處理以形成基體和與基體連接的過渡區;以及微納結構,位于過渡區的一端,微納結構包括螺旋相位板和位于微納結構末端的針尖,螺旋相位板和針尖均由3D打印制備而成,其中,末端的橫截面直徑在100nm至10μm之間。渦光光纖探針、制備方法及掃描探針和微納操控系統,可以通過基于通用光纖及3D打印制備的探針,實現對于微粒樣品的光學和力學檢測,探針制備過程簡單,成本較低,且普適性強。
技術領域
本申請主要涉及激光納米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渦光光纖探針、制備方法及掃描探針和微納操控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光學器件逐漸呈現小型化趨勢,微納光學器件的設計和應用成為了研究熱點。其中微納光纖因其具有尺寸小、重量輕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光學檢測系統中。同時,硅基微納光纖由于其低損耗、超低質量、強消逝場分布和柔韌性等特點,是光力測量和光機械器件中的理想器件。近幾年,光纖探針在光學器件中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在掃描探針顯微鏡和傳感器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因此,對光纖探針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包括對微納光纖剛度系數的測量,光機械形變的測量等。光纖探針是最常見的探針,光纖探針與石英音叉相結合,通過剪切力控制間距,使探針至樣品表面的距離小于可見光的半波長,進而得到亞波長尺度的樣品表面信息。在此基礎上,若對光纖加以修飾,形成功能型光纖探針,再通過原子力顯微鏡音叉反饋的幅值相位等信息的標定,從而得到照射光場的光強分布和光力大小。基于上述性能的測量方法,是推進對微弱光力測量的重要一步。因此通過研制特殊的功能型探針,可實現對微弱光力的探測。
目前,在納米測量領域,仍以掃描探針顯微鏡等高端顯微鏡作為主要測量儀器,其中探針的尺寸形狀決定著成像性能。基于原子力顯微鏡(AFM)的探針掃描可以得到較好的成像分辨率。但基于AFM的普通探針僅能得到樣品的橫向和縱向尺寸,對于樣品間的相互作用力、應力和照射光力等力學信息測量卻無能為力。而這些力學信息也是決定微納結構器件功能的關鍵信息。為此,迫切需要一種便于制造,且能夠將力學測量和普通原子力(非)接觸式測量相結合的一種光纖探針來解決上述測量難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渦光光纖探針、制備方法及掃描探針和微納操控系統,可以通過基于通用光纖及3D打印制備的探針,實現對于微粒樣品的光學和力學檢測,探針制備過程簡單,成本較低,且普適性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渦光光纖探針,包括:光纖,所述光纖經過拉錐處理以形成基體和與所述基體連接的過渡區;以及微納結構,位于所述過渡區的一端,所述微納結構包括螺旋相位板和位于所述微納結構末端的針尖,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針尖均由3D打印制備而成,其中,所述末端的橫截面直徑在100nm至10μm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針尖的材料為光刻膠。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針尖的材料折射率的范圍為1.5~1.62。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纖包括石英玻璃光纖。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纖的直徑為100~150μm。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渦光光纖探針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準備光纖,并去除所述光纖中間段的涂覆層,以使所述光纖在所述中間段呈現裸纖;對呈現所述裸纖的所述中間段進行拉錐,以得到具有基體和與所述基體連接的過渡區的經拉錐光纖;對所述經拉錐光纖的所述過渡區進行切割,以在所述過渡區形成圓臺;以及根據預設3D打印參數,在所述圓臺上打印螺旋相位板和針尖,以得到所述渦光光纖探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制備方法還包括:在有限元仿真軟件中對于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針尖進行3D建模,以得到所述預設3D打印參數;以及將已形成所述圓臺的經拉錐光纖放置在飛秒激光3D光刻儀器中,并根據所述預設3D打印參數在所述圓臺上打印螺旋相位板和針尖打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63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