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362617.7 | 申請日: | 202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886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寶;余利燕;王學華;黃鈺鑫;郭巧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百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50/10 | 分類號: | H02S50/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覃釗雄 |
| 地址: | 750004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伏發 電場 智能 巡檢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獲取光伏板所處位置的環境數據;
S2,基于環境數據自適應地對光伏發電場進行分區,將光伏發電場分成多個巡檢區域;
S3,計算每個巡檢區域的巡檢周期;
S4,基于巡檢周期對巡檢區域中的光伏板進行巡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光伏板所處位置的環境數據,包括:
在光伏發電場上設置無線傳感器節點和數據收集裝置;
基于無線傳感器節點和數據收集裝置獲取光伏板所處位置的環境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伏發電場上設置無線傳感器網絡,包括:
在每塊光伏板上設置無線傳感器節點;
在光伏發電場的中央設置數據收集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無線傳感器節點和數據收集裝置獲取光伏板所處位置的環境數據,包括:
通過無線傳感器節點獲取光伏板所處位置的環境數據;
通過無線傳感器節點將環境數據傳輸至數據收集裝置;
通過數據收集裝置接收無線傳感器節點傳輸過來的環境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環境數據包括溫度、濕度、風速和降雨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環境數據自適應地對光伏發電場進行分區,將光伏發電場分成多個巡檢區域,包括:
第一次分區,直接將光伏發電場分成大小相同的多個巡檢區域,將第一次分區的有效時長設置為T;
第t次分區,t大于等于2:
S1,判斷當前時刻與第t-1次分區完成的時刻之間的時間長度是否等于第t-1次分區的有效時長,若是,則進入S2;
S2,進行第t次分區,將光伏發電場分為多個巡檢區域,計算第t次分區的有效時長,記錄下第t次分區完成的時刻;
S3,將t的值加1,進入S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第t次分區,將光伏發電場分為多個巡檢區域,包括:
基于環境數據計算每塊光伏板的巡檢概率系數;
基于巡檢概率系數將光伏發電場分為多個巡檢區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場智能巡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環境數據計算每塊光伏板的巡檢概率系數,包括:
使用下面的函數計算巡檢概率系數:
其中,patcoft表示第t次分區時光伏板的巡檢概率系數,w1、w2、w3、w4、w5為設定的權重值,tempvst為光伏板所處位置在時間區間spt內獲得的溫度的方差,spt的起始時刻為第t-1次分區完成的時刻,結束的時刻為第t次分區開始的時刻,stemp為設定的溫度方差對比值,humvst為光伏板所處位置在時間區間spt內獲得的濕度的方差,shum為設定的濕度方差對比值,mxwidspdt為光伏板所處位置在時間區間spt內風速的最大值,widsptcmp為設定的風速對比值,raifllt為光伏板所處位置在時間區間spt內的累計降雨量,raifllcmp為設定的降雨量對比值,lstpatt為巡檢參數,timva為設定的巡檢參數對比值,
δ為比例值,δ∈(0,1),accrept為光伏板在時間區間spt內的累計維修次數,repcp為設定的維修次數對比值,rstptt為光伏板最近一次巡檢完成的時刻與第t次分區開始的時刻之間的時間長度,redpt為設定的時間長度對比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百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夏百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261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