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申請號: | 202310361418.4 | 申請日: | 2023-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04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李鐵成;范輝;程子瑋;周文;羅蓬;張波;李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2J3/12 | 分類號: | H02J3/12;G06N20/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劉少卿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配電網 電壓 預測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目標配電網的第一節點數和各個節點的第一歷史電網數據;
檢測所述第一節點數與預先訓練的測試模型的特征維度數是否相同;若相同,則直接基于所述第一歷史電網數據測試所述測試模型,得到所述測試模型針對目標配電網的測試精度;若不同,則根據所述第一節點數和所述特征維度數,更新所述第一歷史電網數據和所述測試模型;基于更新后的第一歷史電網數據測試更新后的測試模型,得到測試模型針對目標配電網的測試精度;
檢測測試精度是否滿足預設條件;若滿足,則將測試模型作為目標配電網的電壓預測模型;將實時采集到的目標配電網中各個節點的實時電網數據輸入至所述電壓預測模型,得到所述目標配電網中各個節點的電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先訓練測試模型的過程包括:
獲取任意一個配電網中各個節點的第二歷史電網數據;
根據所述第二歷史電網數據對預設的機器學習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完成的測試模型,所述測試模型的特征維度數與該配電網的節點數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第一節點數和所述特征維度數,更新所述歷史電網數據和所述測試模型,包括:
檢測所述第一節點數是否小于所述特征維度數;
若小于,則采用空集補足所述第一歷史電網數據,使第一歷史電網數據與所述特征維度數相匹配,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歷史電網數據;
若不小于,則采用空集補足所述第二歷史電網數據,使第二歷史電網數據與所述第一節點數相匹配,得到新的第二歷史電網數據,并根據新的第二歷史電網數據重新訓練所述測試模型,得到更新后的測試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所述測試精度是否滿足預設條件之后,還包括:
若所述測試精度不滿足預設條件,則獲取所述目標配電網的各個節點的第三歷史電網數據,所述第三歷史電網數據與所述第一歷史電網數據的歷史時間段不同;
根據所述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第二歷史電網數據,確定修正歷史電網數據,并根據修正歷史電網數據對測試模型進行訓練,得到新的測試模型;
將新的測試模型作為目標配電網的電壓預測模型;
將實時采集到的目標配電網中各個節點的實時電網數據輸入至所述新的測試模型,得到所述目標配電網中各個節點的電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第二歷史電網數據,確定修正歷史電網數據,包括:
將所述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第二歷史電網數據進行特征對齊;
以測試模型的測試結果的均方根誤差最小為目標,以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第二歷史電網數據的組合比例為決策變量,建立優化模型;
求解所述優化模型,得到最優組合比例;
基于最優組合比例對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第二歷史電網數據進行組合,得到修正歷史電網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新的測試模型之后,還包括:
若新的測試模型針對目標配電網的測試精度仍不滿足預設條件,則根據剩余的第三歷史電網數據和上一次得到的修正歷史電網數據,重新確定修正歷史電網數據,不斷循環直至測試精度滿足預設條件;剩余的第三歷史電網數據為第三歷史電網數據中沒有組合形成上一次得到的修正歷史電網數據的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配電網電壓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精度包括測試誤差和測試時長;
所述檢測測試精度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包括:
檢測測試誤差是否小于預設誤差,且檢測測試時長是否小于預設時長;
若所述測試誤差小于所述預設誤差且所述測試時長小于所述預設時長,則所述測試精度滿足所述預設條件;
若所述測試誤差不小于所述預設誤差或所述測試時長不小于所述預設時長,則所述測試精度不滿足所述預設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141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