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360011.X | 申請日: | 2023-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591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立;王云兵;楊霞;龍林宇;胡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00 | 分類號: | A61K9/00;A61K38/39;A61K47/36;A61K47/42;A61K45/06;A61P17/02;A61P31/02;A61P31/04;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陳瑤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網絡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醫用材料技術領域,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羧基的聚合物與含氨基和鄰苯二酚的化合物接枝,制備含鄰苯二酚的功能化聚合物;將明膠與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溶解,制得溶液A;將含鄰苯二酚的功能化聚合物、含至少兩個鄰苯二酚結構的化合物和抗菌材料溶解,制得溶液B;將溶液A注入模具內,干燥;將溶液B倒入模具內,交聯反應并進行干燥,制得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該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可有效解決現有的傷口敷料存在的促進傷口愈合效果差的問題,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微針的制備過程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在維持體內穩態中起著關鍵作用。隨著糖尿病患者數量以及患者老齡化程度不斷增加,導致慢性傷口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當前用于治療慢性傷口的護理標準(SOC)中主要采用手術清創、感染控制、緩解糖尿病足和壓力性潰瘍的壓力、對靜脈潰瘍的適當壓迫以及使用傷口敷料等操作手段進行治療。隨著生物材料領域的巨大進步以及對傷口愈合過程的深入了解,已經開發了納米天然高分子纖維繃帶、水凝膠、紗布、泡沫、海綿、噴霧、薄膜等許多新穎的護理產品,目前市場上已有5000多種傷口護理產品。盡管常規藥物劑型(例如溶液,纖維墊和水凝膠)可以吸收傷口滲出液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傷口感染,但是它們在傷口部位的滯留性差的缺點會導致藥物生物利用度低、傷口粘連的風險增加以及頻繁使用的問題。
對于傷口愈合,傷口部位活性氧(ROS)的過量產生會破壞氧化劑和抗氧化劑的平衡,從而導致組織再生和傷口愈合緩慢。而且,目前臨床上慢性傷口的閉合率低,且復發率高,因此,亟需開發出新型功能敷料,促進慢性傷口愈合。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可有效解決現有的傷口敷料存在的促進傷口愈合效果差的問題,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微針的制備過程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含羧基的聚合物與含氨基和鄰苯二酚的化合物接枝,制備含鄰苯二酚的功能化聚合物;
(2)將明膠與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溶解,制得溶液A;將含鄰苯二酚的功能化聚合物、含至少兩個鄰苯二酚結構的化合物和抗菌材料溶解,制得溶液B;
(3)將溶液A注入模具內,離心使溶液A填充針孔,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后干燥;然后將溶液B倒入模具內,離心后于室溫下使溶液B進行交聯反應并進行干燥,制得雙層網絡水凝膠微針。
進一步地,步驟(1)中具體反應過程為:將含羧基的聚合物溶解,制得聚合物溶液,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催化劑并攪拌反應,然后向其中加入含氨基和鄰苯二酚的化合物,于加熱和惰性氣體環境下反應,然后進行透析并干燥,制得含鄰苯二酚的功能化聚合物。
進一步地,含羧基的聚合物和含氨基和鄰苯二酚的化合物的質量比為0.4-1:1;
含羧基的聚合物為海藻酸鈉及其衍生物、透明質酸鈉及其衍生物、羧甲基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羧甲基纖維素及其衍生物或明膠及其衍生物;含氨基和鄰苯二酚的化合物為3,4-二羥基苯甲胺氫溴酸鹽、鹽酸多巴胺或4-(3-氨基丙基)苯-1,2-二醇。
進一步地,催化劑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亞胺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含羧基的聚合物、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亞胺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質量比為10:2-7: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600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