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及花藝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43762.0 | 申請日: | 202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14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鄭曙峰;趙麗;闞畫春;王維;劉小玲;陳敏;徐道青;李淑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50 | 分類號: | A01G22/50;A01G13/00;A01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解輝 |
| 地址: | 23003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作 棉花 栽培 方法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及花藝制作方法,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本發明選擇短果枝的棉花品種,所述棉花種植行向為磁南偏西13?22度,相鄰兩行棉花錯株9?11cm種植。本發明收獲整株棉花并用于制作棉花花藝,種植出的棉花株型緊湊、美觀、協調,棉鈴吐絮暢且飽滿、含絮力強棉絮緊實不易掉、鈴殼較厚,觀賞性強,可制作室內大型棉花花藝景觀、插花、擺花、捧花、立體畫等花藝,極大的拓展了棉花用途,提高了植棉綜合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及花藝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和紡織工業原料。現有的棉花生產和現行的栽培技術是以收獲纖維和棉籽為目的。事實上,棉花被稱為“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成熟后的棉鈴吐絮后很像“花”,因此,棉花的一個生育期中有兩次開“花”,第一次是現蕾后真正的開花,第二次“開花”是指“吐絮”。正因為如此,棉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小到一朵棉花現蕾后開的花、一朵棉鈴成熟后盛開的“棉絮”、一片彩色的棉葉、一束棉朵(吐絮鈴)做成的花束,甚至一枝帶鈴殼的棉枝,均可做成花藝。棉花常規種植方法是以高產為目標,沒有考慮棉花株型、棉枝、吐絮棉鈴的可觀賞性。
因而提供一種能夠用來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有助于拓展棉花的用途,并提高植棉綜合效益。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能夠拓展棉花用途,提高植棉綜合效益。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制作花藝的棉花栽培方法,選擇短果枝的棉花品種,所述棉花種植行向為磁南偏西13-22度,相鄰兩行棉花錯株9-11cm種植。
優選的,所述短果枝棉花品種果節間長度為2-10厘米,每個果枝上1-2個果節。
優選的,所述棉花品種包括短果枝2號、中棉425、皖棉38號和皖棉39號。
優選的,所述棉花于5月中下旬至6月初,前茬作物收獲后直播,株距16-20cm,行距66-76cm,每穴播種1-2粒棉種。
優選的,棉苗長至3-5片真葉時定苗,每穴保留1株,控制收獲密度為4000-5000株/畝。
優選的,平均每株棉花4-6個有效果枝時,每畝用27.5%胺鮮·甲哌鎓4-8g兌水稀釋2000倍對棉花莖葉噴霧,平均每株棉花10-12個有效果枝時,每畝用27.5%胺鮮·甲哌鎓12-16g兌水稀釋2000倍對棉花全株噴施。
優選的,10月上旬,當棉花自然吐絮率達到60%時,每畝用50%噻苯隆可濕性粉劑40-50g+40%乙烯利水劑100-150mL,兌水全株噴施。
優選的,10月中下旬,將吐絮的棉鈴全部保留在棉株上,進行整株收獲,用于制作棉花花藝。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棉花花藝制作方法,利用根據上述棉花栽培方法種植出的已全部吐絮的棉花整株、單個或多個帶吐絮棉鈴的果枝、單個或多個帶鈴殼的果枝和鈴殼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制作花藝。
優選的,所述花藝包括室內大型棉花花藝景觀、插花、擺花、捧花和立體畫。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437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