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閉結構頂板的底模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32914.7 | 申請日: | 2023-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350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旗;趙全成;張棟;趙鹍鵬;周功建;張愛花;蔣本俊;涂滿明;蔣浩;徐華陽;李豹;劉毅;沈大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19/14;E01D11/02;E01D101/24;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張凱 |
| 地址: | 43005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閉 結構 頂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密閉結構頂板的底模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橋梁施工領域。該方法的步驟包括:將浮箱式底模固定于錨碇內部,浮箱式底模的頂部高度與錨碇外墻高度相同;向錨碇內部注水直至水的高度與外墻高度基本相同;在浮箱式底模頂部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后,抽出錨碇內部的水。本發明通過向密閉結構內注水,使浮箱式底模結構獲得浮力,減少結構在密閉結構頂板施工時承受的整體荷載。本發明有效解決了密閉結構在頂板施工時的材料使用量大、施工難度大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密閉結構頂板的底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錨碇是懸索橋的主要承重構件,主要抵抗來自主纜的拉力,并傳遞給地基基礎,按受力形式的不同可分為重力式錨碇、隧道式錨碇和巖錨等。
隨著我國橋梁技術的飛速發展,懸索橋跨度逐漸增大,相應錨碇基礎尺寸也逐漸增大,大型錨碇基礎施工時混凝土方量大,因此部分懸索橋錨碇設計成中間空心的封閉結構。
目前,針對于此類大型密閉式錨碇基礎的頂板施工,現有的施工方法有兩種:
1、鋼管立柱支架法:該方法是在錨碇內部搭設鋼管立柱支架作為頂板澆筑底模,由于錨碇頂板澆筑完成后為密封結構,因此錨碇內部的支架拆除困難,從而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鋼材料,該方法的施工成本較大。
2、預制梁+預制板法:該方法在錨碇外墻上設置預制混凝土梁作為分配梁,預制梁頂部鋪滿預制板作為頂板底模,因為錨碇尺寸一般比較大,預制梁、預制板需要逐一吊至錨碇外墻頂部進行安裝,因此該方法的施工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如何縮短錨碇封頂施工的施工周期,且節約施工的材料成本。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密閉結構頂板的底模的施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浮箱式底模固定于錨碇內部,浮箱式底模的頂部高度與錨碇外墻高度基本相同;向錨碇內部注水直至水的高度與外墻高度基本相同;在浮箱式底模頂部進行混凝土澆筑后,抽出錨碇內部的水。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將浮箱式底模固定于錨碇內部之前,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制作浮箱式底模。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將浮箱式底模固定于錨碇內部之前,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在外墻內壁安裝用于固定浮箱式底模的機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在浮箱式底模頂部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過程中,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根據浮箱式底模的可承受能力,進行分層澆筑混凝土,待前一層混凝土凝固后,再進行后續的混凝土澆筑。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浮箱底板的面和浮箱頂板的面平行,浮箱頂板設置于浮箱底板的頂部,浮箱底板和浮箱頂板之間通過浮箱側板進行固定。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浮箱底板的頂部表面設置有若干條浮箱底板肋,浮箱頂板的底部表面設置有若干條浮箱頂板肋,浮箱側板的內測設置有若干條浮箱側板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浮箱底板和浮箱頂板之間設置有若干條浮箱隔板,浮箱隔板兩側均設置有浮箱隔板肋,相鄰浮箱隔板之間設置有若干條桁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浮箱側板通過若干個牛腿固定于外墻的內壁。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浮箱頂板的高度與外墻頂部的高度相同。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外墻的側壁貫有井孔,井孔的一端位于外墻的內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329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