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組件及遞送納米顆粒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332672.1 | 申請日: | 2023-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372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長貴;顧燕芳;蘇敏;石伶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A61K9/51;A61K39/12;A61K39/215;A61K39/00;A61K31/713;A61K47/24;A61K47/28;A61K47/10;A61P35/00;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玄法律師事務所 16002 | 代理人: | 潘滿根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控 芯片 組件 遞送 納米 顆粒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分子藥物脂質遞送納米顆粒,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體(1),所述芯片本體(1)內構造有流體流動通道(2)以及至少一個混流單元(30),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具有用于輸入第一成分的第一入口(21)、納米顆粒收集口(22),所述混流單元(30)包括匯入通道(3),所述匯入通道(3)用于輸入所述第一成分之外的其他成分,所述匯入通道(3)處于所述第一入口(21)與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之間且一端與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連通,另一端為第二入口(31),所述混流單元(30)還包括構造于所述第一入口(21)與所述匯入通道(3)之間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通道內壁上的第一障礙結構(32),在所述第一入口(21)輸入所述第一成分時,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使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內的流體于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靠近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的一側形成卡門渦街效應形成漩渦,所述匯入通道(3)流出的流體處于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所形成的所述漩渦內;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通流斷面為圓形,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沿直線延伸,在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一中軸面上,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為半圓形;所述混流單元(30)還包括構造于所述匯入通道(3)與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之間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通道內壁上的第二障礙結構(33);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與所述第二障礙結構(33)分別處于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相對兩側,所述匯入通道(3)處于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與所述第二障礙結構(33)之間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上且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與所述第二障礙結構(33)兩者鄰近設置且分別處于所述匯入通道(3)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為朝向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內側延伸的凸起,沿著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內的流體的流動方向,所述凸起的延伸長度先增大后減小;和/或,所述第一成分由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靠近所述第一入口(21)的一側越過至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靠近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一側時的雷諾數為90~2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匯入通道(3)的通流斷面為圓形且沿直線延伸,所述匯入通道(3)與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之間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為第一通道段,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與所述第一通道段之間形成夾角α1,35°≤α1≤165°,且所述α1與所述漩渦的半徑大小呈正相關;和/或,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直徑為d,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的最大延伸長度為s,d/2≤s≤3d/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障礙結構(32)與所述第二障礙結構(33)的形狀及尺寸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單元(30)具有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所述混流單元(30)沿著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的長度延伸方向依次設置;和/或,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具有平行間隔的多個,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分別具有的所述第一入口(21)匯總于同一總入口(41),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分別具有的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匯總于同一總收集口(42),各所述流體流動通道(2)分別具有的用于輸入同一成分的所述混流單元(30)的所述第二入口(31)匯總于同一總匯入口(43)。
6.一種微流控芯片組件,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上下疊置組裝形成,上下相鄰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分別具有的所述第一入口(21)相互插接連通,上下相鄰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分別具有的所述納米顆粒收集口(22)相互插接連通,當包括至少兩個所述混流單元(30)時,上下相鄰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用于輸入同一成分的所述混流單元(30)的所述第二入口(31)相互插接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326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磷酸鐵的制備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