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汽車衡計量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310318206.8 | 申請日: | 202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29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程延光;王連泰;刁目磊;徐俊健;陸偉;徐郭林;李海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能南京金陵發(fā)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02 | 分類號: | G01G19/02;G01G23/01;G01B11/25;G01B1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210034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計量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汽車衡計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獲取每個預設高度的實時紅外線光柵圖像,確定待計量車輛輪廓面積最大的紅外線光柵的標準高度;
步驟2:基于所述標準高度相對應的待計量車輛輪廓,發(fā)送相對應的調整信息;
步驟3:待計量車輛調整完成后,審核IC卡車輛信息以及車牌識別信息是否一致;
步驟4:審核通過后,獲取實時計量波形,對波形特征進行檢測,得到波形檢測結果;
步驟5:若所述波形檢測結果合格,則控制攝像頭拍攝當下車頭車尾車身圖片,對待計量車輛進行計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每個預設高度的實時紅外線光柵圖像,確定待計量車輛輪廓面積最大的紅外線光柵的標準高度之前,包括:
獲取汽車衡計量臺的種類,得到相對應的汽車衡計量臺的全部適用車型;
獲取每個適用車型的預設高度,構建預設高度集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每個預設高度的實時紅外線光柵圖像,確定待計量車輛輪廓面積最大的紅外線光柵的標準高度,包括:
基于預設高度集合的每個預設高度下所設置的紅外檢測裝置,對所述待計量車輛進行檢測,得到相對應的實時紅外線光柵圖像;
基于每個實時紅外線光柵圖像,進行灰度值轉化,得到相對應的實時灰度圖;
基于實時灰度圖中空白部分的輪廓,得到相對應的車輛輪廓;
將車輛輪廓依次輸入至輪廓面積模型,得到每個紅外檢測裝置下所檢測得到的車輛輪廓面積;
從全部車輛輪廓面積中篩選最大車輛輪廓面積,并將最大車輛輪廓面積對應的預設高度作為標準高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標準高度相對應的待計量車輛輪廓,發(fā)送相對應的調整信息之前,還包括:
基于汽車衡計量臺的全部適用車型,得到相對應的汽車重心線以及汽車寬度、汽車長度;
基于全部汽車重心線,得到重心線范圍;
基于全部汽車寬度以及全部汽車長度,得到最大汽車寬度以及最大汽車長度;
基于重心線范圍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最大汽車寬度、最大汽車長度,得到最佳計量的汽車衡有效范圍。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標準高度相對應的待計量車輛輪廓,發(fā)送相對應的調整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標準高度,獲取相對應的紅外線光柵圖像;
基于所述紅外線光柵圖像中的像素點的紅外線反射值,得到紅外線反射值大于預設反射值的第一像素點集合;
將第一像素點集合中的像素點按照順序連接,得到第一輪廓;
若第一輪廓連接無空白點,則將第一輪廓按照上下左右四個邊輪廓拆解,得到相對應的邊輪廓;
獲取汽車外觀材料集合以及材料紅外線數(shù)據(jù)庫,得到每個汽車外觀材料相對應的金屬材料紅外線穿透光譜集合以及非金屬材料紅外線穿透光譜集合;
基于每條邊輪廓的全部像素點,得到紅外線穿透值大于金屬材料紅外線穿透光譜集合中穿透值最大的金屬材料的紅外線穿透光譜的平均穿透值的像素點,構建第二像素集合;
基于第二像素集合中的所有像素點的紅外線穿透值的第二平均值,以及非金屬材料紅外線穿透光譜集合中每個非金屬材料紅外線光譜的平均穿透值,得到相對應的非金屬材料紅外線光譜;
基于第二像素集合中紅外線穿透值與第二平均值相等的第二像素點,以及相對應的非金屬材料紅外線光譜的周期時間,得到相對應的第二紅外線光譜圖;
過第二紅外線光譜圖的穿透率最大點作切線,得到切線的第二函數(shù);
將第二紅外線光譜的第二高峰值點集合、第二低峰值點集合以及第二函數(shù),與相對應非金屬材料紅外線光譜輸入至點-波形相似對比模型,得到第二紅外線光譜以及相對應的非金屬材料紅外線光譜的相似系數(shù);
若相似系數(shù)大于預設相似系數(shù),則獲取相對應的邊輪廓的極值點與相對應的汽車衡有效范圍的標準線的第一距離;
若第一距離為負,則發(fā)出語音播報,播報調整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能南京金陵發(fā)電有限公司,未經(jīng)華能南京金陵發(fā)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1820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