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UAV與TLS點云融合的復雜表面彩色模型重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13612.5 | 申請日: | 202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85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夏永華;李晨;吳學群;楊明龍;侯云花;李雪;張坤祥;沈長表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0 | 分類號: | G06T17/00;G06T3/00;G06T7/13;G06T7/10;G06T7/90;G01C11/00;G01C11/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楊永軍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uav tls 融合 復雜 表面 彩色 模型 重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UAV點云與TLS點云融合的復雜表面物體彩色模型重建方法,本發明所述方法具體為: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采集地面TLS數據,使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采集被測地物的整體數據。使用像控點和標靶球校正和配準點云數據。使用RANSAC擬合最佳平面,將TLS點云投影至擬合平面,形成平面點云,根據凸包算法提取二維點云的凸多邊形邊界,并根據該邊界切割無人機點云,以實現對點云數據冗余點的剔除。使用鄰域搜索策略保留TLS點云空缺位置的UAV點云數據,實現對三維激光無法采集區域的修補。使用以距離為權重參考依據的加權平均值算法,將UAV點云顏色信息賦予TLS點云,最終實現復雜表明物體彩色模型的建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UAV與TLS點云融合的復雜表面彩色模型重建方法。
背景技術
地面式三維激光掃描儀通過發射激光束測量與被測物體之間的距離,能夠精確的測量目標物體的相對關系。將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與傳統測量方法有機結合,可以更加高效、精確的進行坐標點位測量工作。但是地面式的三維激光掃描儀采用三腳架逐站式的掃描作業,所以搬站工作過于繁瑣,且很多位置無法架設儀器,導致點云數據缺失,而且TLS點云數據不攜帶RGB值,導致三維模型失去了原始色彩信息。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可以快速的采集大范圍、多角度的地物影像數據,真實反映地物的實際情況。
目前很多研究人員開展了關于多源數據融合建模的研究,但是往往采用數據覆蓋等方式造成了數據處理工作緩慢,對實驗硬件配置要求高等弊端。對于采集復雜場景時造成的點云空洞,暫時還無法實現多源數據自動融合修補,且根據TLS點云建立的模型色調單一,丟失地物原始色彩信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UAV與TLS點云融合的復雜表面彩色模型重建方法。解決了地面式三維激光掃描儀無法采集到山頂、建筑物頂部、狹小角落等位置的點云數據,并且采集到的TLS點云沒有顏色信息,能夠重建附加物體表明RGB值的模型。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UAV與TLS點云融合的復雜表面彩色模型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三維激光掃描站點,布設標靶球,保證每相鄰兩站數據之間同時掃描到3個以上的標靶球;使用全站儀精確測量標靶球在CGCS2000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X,Y,Z);
S2:布設無人機像控點,使用RTK測量像控點在CGCS2000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X,Y,Z);
S3:安置地面式三維激光掃描儀,逐站掃描,保證前后兩站掃描范圍的重疊度不低于30%,使其完成物體立面點云數據的采集;
S4:操控無人機對物體表面進行傾斜攝影測量,航向覆蓋超出攝區邊界線至少3條基線;分區邊界覆蓋應滿足分區模型生產的要求;像片航向重疊度一般設計為70%~80%,旁向重疊度一般設計為50%~80%;航攝中出現的相對漏洞和絕對漏洞均應及時補攝,應采用前一次航攝飛行的數碼相機補攝,補攝航線的兩端應超出漏洞之外的兩條基線;按照設計航高飛行,實際航高與設計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同一航線上相鄰像片的航高差不得大于30米,最大航高與最小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完成整體數據采集;
S5:利用專業軟件Maptek?I-Site?Studio?6對三維激光掃描儀采集的TLS點云進行配準;以第一站掃描的獨立坐標系下的三維點云數據為基準,將第二站數據配準到第一站上,第三站數據配準到第一、第二站配準好的整體數據上,以此類推,直至全部數據配準成為一個整體;在整體點云數據上找到布設的標靶球中心,根據點云擬合出標靶球的中心坐標(X′,Y′,Z′);
S6:在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滿足相應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將在獨立坐標系下配準好的整體點云數據轉換到CGCS2000坐標系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136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