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清淤尾水處理裝置、系統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95022.4 | 申請日: | 202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61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加雪;劉建龍;馮俊;閔克祥;劉建華;陳玉軍;陸曉平;朱慧;石雯倩;趙慶華;傅捷;顧昊;張紅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 |
| 主分類號: | C02F9/00 | 分類號: | C02F9/00;C02F1/52;C02F1/24;C02F1/0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眾慧優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84 | 代理人: | 戴勇靈 |
| 地址: | 21002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清淤 水處理 裝置 系統 處理 方法 | ||
1.一種清淤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微砂強化澄清器、氣水固三相流彌漫溶氣器以及氣浮池;
所述微砂強化澄清器包括混凝池、投加池、熟化池、沉淀池以及微砂循環和污泥排放系統;所述沉淀池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設置有濾網;所述集水槽與所述氣浮池連接;
所述氣水固三相流彌漫溶氣器包括進液管、進氣管、溶氣泵、混合管、壓力溶氣罐、輸出管和氣泡釋放器;所述氣泡釋放器設置于所述氣浮池內;
所述溶氣泵包括進液口和進氣口、輸出口,所述進液口與所述進液管連接;所述進氣口與所述進氣管連接;
所述進液管設置有液體流量計;
所述進氣管設置有第一截止閥和氣體流量計;
所述壓力溶氣罐包括進料口、出料口以及泡石層;所述泡石層包括第一氣泡石層、第二氣泡石層和第三氣泡石層;
所述混合管用于連接所述溶氣泵的所述輸出口和所述壓力溶氣罐的所述進料口;
所述輸出管用于連接所述壓力溶氣罐的所述出料口和所述氣泡釋放器,所述輸出管設置有第二截止閥和止回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池的進水口設置有過濾器;
所述混凝池和所述投加池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門,所述投加池和所述熟化池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門;
所述裝置還包括控制器,用于:
獲取所述混凝池、所述投加池和所述熟化池的水位信息;
基于所述水位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單向閥門和所述第二單向閥門的開啟和/或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包括第一攪拌器;所述投加池包括第二攪拌器;所述熟化池包括第三攪拌器;
所述熟化池還包括:
激光探測器,用于獲取絮體生成信息,所述絮體生成信息包括所述熟化池中的絮體最大尺寸和/或絮體破碎數量;
所述控制器還用于:
基于所述絮體生成信息,確定目標攪拌方案,所述目標攪拌方案包括所述第一攪拌器的第一攪拌速度、所述第二攪拌器的第二攪拌速度和所述第三攪拌器的第三攪拌速度;
基于所述目標攪拌方案,控制所述第一攪拌器、所述第二攪拌器和所述第三攪拌器進行攪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水固三相流彌漫溶氣器的所述溶氣泵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所述溶氣泵;
所述壓力溶氣罐的所述出料口通過分液閥與若干所述氣泡釋放器連接,所述若干氣泡釋放器均勻設置于所述氣浮池底部。
5.一種清淤尾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清淤尾水處理裝置的控制器執行,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混凝池、投加池和熟化池的水位信息;
基于所述水位信息,控制第一單向閥門和第二單向閥門的開啟和/或關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基于激光探測器,獲取絮體生成信息,所述絮體生成信息包括熟化池中的絮體最大尺寸和/或絮體破碎數量;
基于所述絮體生成信息,確定目標攪拌方案,所述目標攪拌方案包括第一攪拌器的第一攪拌速度、第二攪拌器的第二攪拌速度和第三攪拌器的第三攪拌速度;
基于所述目標攪拌方案,控制所述第一攪拌器、所述第二攪拌器和所述第三攪拌器進行攪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絮體的生成信息,確定目標攪拌方案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攪拌速度、所述第二攪拌速度和所述第三攪拌速度,構建多個初始候選攪拌方案;
基于預設算法,對所述多個初始候選攪拌方案進行多輪迭代更新,確定所述目標攪拌方案。
8.一種清淤尾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至少一個存儲器,所述至少一個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指令,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計算機指令中的至少部分指令以實現如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清淤尾水處理方法。
9.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介質存儲計算機指令,當所述計算機讀取所述計算機指令后,所述計算機執行如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清淤尾水處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未經江蘇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9502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銑削拋光機床
- 下一篇:大厚度變截面筏板基礎施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