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279095.4 | 申請日: | 202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936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暢;李振春;曲英銘;李金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潤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王愛麗 |
| 地址: | 257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棱柱 地震 干涉 成像 方法 | ||
1.一種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輸入速度場、偏移結果及基準面,建立觀測系統;
步驟S2、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種格林函數;
步驟S3、推導雙重格林函數干涉方程,得到校準后的格林函數;
步驟S4、輸出校準后的格林函數并作逆傅里葉變換,得到炮記錄;
步驟S5、用步驟S4得到的炮記錄做逆時偏移;
步驟S2中,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種格林函數的步驟,包括:
不同觀測系統下地震波的一次波炮記錄,如式(1)~式(3)所示:
不同觀測系統下地震波的棱柱波炮記錄,如式(4)~式(6)所示:
不同觀測系統下地震波的棱柱波炮記錄用格林函數G表達,如式(7)~式(9)所示:
式中,G表示格林函數,X,Y,A,B表示坐標位置,top表示計算范圍是基準面上側的模型區域,all表示計算范圍是全模型區域,S0表示地表處激發震源,S1表示地下基準面處激發震源,p0表示一次波,p1表示棱柱波,v表示速度,s表示震源,表示梯度算子,ω表示角頻率,mall表示全模型偏移結果,mtop表示基準面上覆介質偏移結果;
步驟S3中,推導雙重格林函數干涉方程,得到校準后的格林函數的步驟包括:
(1)X激發、Y接收的棱柱波炮記錄與X激發、B接收的棱柱波炮記錄互相關處理,前者傳播路徑為X-B-Y,后者傳播路徑為X-B,兩者互相關處理消去X-B,得到B激發、Y接收的棱柱波炮記錄,如式(10)所示:
(2)B激發、Y接收的棱柱波與A激發、Y接收的棱柱波炮記錄互相關處理,前者傳播路徑為B-A-Y,后者傳播路徑為A-Y,兩者互相關處理消去A-Y,得到B激發、A接收的棱柱波炮記錄,如式(11)所示:
式中,G表示格林函數,X,Y,A,B表示坐標位置,*表示取共軛,m表示地表處檢波點個數,n表示地下基準面處檢波點個數,i表示虛部單位,ω表示角頻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輸出校準后的格林函數并作逆傅里葉變換,得到炮記錄的步驟,包括:
將棱柱波炮記錄從頻率域中變換到時間域中,如式(12)所示:
式中,G表示格林函數,A,B表示坐標位置,t0表示激發時間,tmax表示人為選擇的有效信號時長,ifft表示逆傅里葉變換,output表示輸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用步驟S4得到的炮記錄做逆時偏移的步驟,包括:
成像采用互相關條件,如式(13)所示:
式中,I表示成像結果,S表示正傳波場,R表示反傳波場,x,z表示坐標位置,t表示時間,T表示總接收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7909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