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寬波段超表面吸收器及其智能設計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73728.0 | 申請日: | 202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01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惠;邵麗;湯林龍;史浩飛;于樂泳;伍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30/27;G06N3/006;G16C60/00;G16C10/00;G06F113/26;G06F111/06;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00722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波段 表面 吸收 及其 智能 設計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紅外寬波段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吸收器利用硅基的金屬-硅界面處的肖特基結,實現高效的電子層間躍遷激發,從而完成高效的光電轉化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寬波段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吸收器包括硅襯底、光學天線和二氧化硅,所述光學天線嵌入所述二氧化硅中,所述光學天線的四周由過孔鋁包圍,所述過孔鋁與金屬硅化鈷接觸,所述金屬硅化鈷制作在所述硅襯底上。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紅外寬波段超表面吸收器的智能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設定超表面吸收器工作參數;
生成仿真計算模型:根據預設好的工作參數,生成除光學天線以外的超表面吸收器仿真模型;將光學天線一個周期單元編碼為二進制網格來表示,采用0-1矩陣描述,其中“1”表示硅化鈷材料,“0”表示自由空間,隨機生成n個初始矩陣,即生成n個初始化粒子,對應于超表面的n個隨機幾何結構,根據生成的矩陣,生成初始光學天線結構;
初始化粒子群參數,所述粒子群參數包括粒子維度,學習因子c1、c2,權重因子、種群規模、迭代步長范圍以及最大迭代次數;
隨機初始化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獲取所有粒子的適應值:構建電磁仿真模型,執行時域有限差分電磁仿真得到目標頻段的吸收光譜,獲取n個隨機幾何結構目標頻段的吸收率,計算每個粒子的適應值;
預測每個粒子中個體最佳值:對于任意一個粒子,將其目前適應程度與上一個個體最優值進行對比,若目前適應程度好于上一個個體最優值,則個體最優值更新為當前適應度值,否則個體最優值為上一個個體最優值;
判斷粒子中個體最佳值是否滿足設定閾值,在不滿足設定閾值的情況下,更新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重新獲取所有粒子的適應值以及預測每個粒子中個體最佳值,直到粒子中個體最佳值滿足設定閾值;在滿足設定閾值的情況下,以確定的粒子的適應值來生成光學天線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方法判斷粒子中個體最佳值是否滿足設定閾值:
以目標頻段的最大吸收率作為適應度函數并設定閾值,定義為Fmax=∑A(λi)2,用來評估每個像素化結構的吸收光譜特性,其中A為超表面的吸收率,λi為入射光波的波長,波長范圍設置為1μm至2μm。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定超表面吸收器工作參數,具體包括:
設定超表面吸收器工作波長范圍為1-2μm,在X偏振光以0°和90°入射角入射到超表面結構表面的情況下,在波長范圍內設置多個掃描點,并通過計算得到由不同頻率點的吸收率組成的吸收譜。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隨機初始化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具體包括:
在一定限制條件下,任意設置粒子的原始速度與方位,將所有粒子原始方位設置成個體全局最佳值Pi,Pi中最佳值是全局最佳值P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7372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