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65124.1 | 申請日: | 2023-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20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亢偉;熊敏;李嫻;黨軍杰;郝東強;張榮雙;馮宗寶;沈聰林;劉兵;張燕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E21D20/00;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張孌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鎖腳錨桿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預制鎖腳錨桿、確定鎖腳錨桿在隧道拱頂的施工布點位置,以獲得第一施工參數、確定鎖腳錨桿安裝在隧道拱頂的角度,以獲得第二施工參數、確定鎖腳錨桿安裝在隧道拱頂的深度,以獲得第三施工參數、根據第一施工參數、第二施工參數以及第三施工參數,通過鉆機在隧道拱頂向上鉆設,以成形錨桿安裝孔、將鎖腳錨桿安裝至錨桿安裝孔內、預制注漿液、通過注漿機以預設壓力向鎖腳錨桿的注漿口內注漿,直至注漿液從錨桿安裝孔的孔口溢出。本發明技術方案根據隧道挖掘巖層的不同,通過實驗獲得鎖腳錨桿在當前巖層的最佳施工布點、安裝角度以及安裝深度,以提高鎖腳錨桿對于巖層的支撐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先拱后墻法是挖掘鐵路隧道常用方法之一,采用先拱后墻法施工襯砌時,在開挖下斷面前,通常會在拱形支架的拱腳垂直于巖壁打入鎖腳錨桿,以防止拱腳收縮和拱形支架與巖壁脫落。
然而,由于現有技術對于鎖腳錨桿的打入方式過于簡單,導致鎖腳錨桿被打入隧道巖層后,無法很好的與巖層相結合,對巖層提供支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種能因地制宜、對巖層支撐性好的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鎖腳錨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預制鎖腳錨桿;
S2、確定所述鎖腳錨桿在隧道拱頂的施工布點位置,以獲得第一施工參數;
S3、確定所述鎖腳錨桿安裝在隧道拱頂的角度,以獲得第二施工參數;
S4、確定所述鎖腳錨桿安裝在隧道拱頂的深度,以獲得第三施工參數;
S5、根據所述第一施工參數、第二施工參數以及第三施工參數,通過鉆機在隧道拱頂向上鉆設,以成形錨桿安裝孔;
S6、將所述鎖腳錨桿安裝至所述錨桿安裝孔內;
S7、預制注漿液;
S8、通過注漿機以預設壓力向所述鎖腳錨桿的注漿口內注漿,直至所述注漿液從所述錨桿安裝孔的孔口溢出。
可選地,所述確定所述鎖腳錨桿在隧道拱頂的施工布點位置,以獲得第一施工參數,包括如下步驟:
S21、選取與待施工隧道相同巖層,以待施工隧道相同寬度和高度,以預設深度向內挖掘,以形成試驗區域;
S22、沿所述試驗區域的橫截面輪廓方向,將所述鎖腳錨桿以第一預設距離,間隔安裝在所述試驗區域的隧道拱頂內,并通過全站儀觀察隧道拱頂的下沉值,記錄為第一實驗數據;
S22、沿所述試驗區域的縱截面輪廓方向,將所述鎖腳錨桿以第一預設距離,間隔安裝在所述試驗區域的隧道拱頂內,并通過全站儀觀察隧道拱頂的下沉值,記錄為第二實驗數據;
S23、分別沿所述試驗區域的輪廓方向和縱截面輪廓方向,將所述鎖腳錨桿以第一預設距離,間隔安裝在所述試驗區域的隧道拱頂內,并通過全站儀觀察隧道拱頂的下沉值,記錄為第三實驗數據;
S24、比較所述第一實驗數據、所述第二實驗數據以及第三實驗數據,以獲得所述第一施工參數。
可選地,所述確定所述鎖腳錨桿安裝在隧道拱頂的角度,以獲得第二施工參數,包括如下步驟:
S31、選取與待施工隧道相同巖層,以待施工隧道相同寬度和高度,以預設深度向內挖掘,以形成試驗區域;
S32、將所述鎖腳錨桿以第一預設角度安裝在所述試驗區域內的隧道拱頂內,通過全站儀觀察隧道拱頂的下沉值,記錄為第四實驗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651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