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粘度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60086.0 | 申請日: | 2023-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39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明;余財友;涂中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天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27/93 | 分類號: | B01F27/93;B01F27/80;B01F27/192;B01F27/1152;B01F35/21;B01F35/221;B01F10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姜波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度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粘度控制裝置,涉及粘度控制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粘度控制裝置包括:容納桶和分散機構、粘度檢測機構和控制組件;容納桶的開口端設置有支撐件,分散機構和粘度檢測機構均固定設置于支撐件,并均伸進于容納桶內,控制組件分別與粘度檢測機構和分散機構均信號連接。本發明提供的粘度控制裝置解決了無溶劑型油墨在線使用時,物料粘度波動大、控制難,存在浪費較大且需要人為調節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度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粘度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油墨在涂布和印刷使用過程中,因為觸變、攪拌和溶劑揮發,使油墨粘度發生變化,造成涂層厚薄不均,導致產品缺陷,需要進行粘度的控制。
溶劑型油墨常通過補充溶劑、強化混合并通過在線檢測的方式控制粘度。無溶劑型油墨則更為復雜,常通過補充新油墨、更換油墨的方式控制粘度,這種粘度控制方式存在浪費較大、粘度波動大和物料控制難度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粘度控制裝置,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溶劑型油墨在線使用時,物料粘度波動大、控制難,存在浪費較大且需要人為調節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粘度控制裝置包括:容納桶和分散機構、粘度檢測機構和控制組件;
容納桶的開口端設置有支撐件,分散機構和粘度檢測機構均固定設置于支撐件,并均伸進于容納桶內,控制組件分別與粘度檢測機構和分散機構均信號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分散機構包括分散組件和分散驅動件,分散驅動件固定設置于支撐件,并與分散組件傳動連接,分散組件位于容納桶內。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分散驅動件設置為驅動電機,分散組件包括分散盤和至少一個分散鋸齒;
分散盤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分散鋸齒固定設置于分散盤。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分散鋸齒設置有多個,多個分散鋸齒分為兩組,兩組分散鋸齒分別固定設置于分散盤的兩個端面,并均背離分散盤的中心軸線設置。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粘度檢測機構包括檢測驅動件、送料泵和粘度檢測計;
檢測驅動件和粘度檢測計均固定設置于支撐件,送料泵與檢測驅動件傳動連接,并位于容納桶內,且送料泵與粘度檢測計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粘度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一端與粘度檢測計連通,另一端均與容納桶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第二管道設置有調控閥門。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粘度控制裝置還包括料槽,第一管道背離粘度檢測計的一端通過料槽與容納桶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容納桶的側壁設置有保溫腔,保溫腔內設置有保溫結構。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容納桶的側壁設置有排渣出口,且排渣出口靠近容納桶的底壁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粘度控制裝置具有的技術優勢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天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天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600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