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定量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55040.X | 申請日: | 2023-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66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廷恩;董建華;王海峰;王凱;張晶玉;張顯文;田楠;肖大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池春錦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砂體疊置 部位 連通 能力 定量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油田開發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定量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構建由不同疊置程度的砂體疊置模型組成的砂體疊置模型組并賦予砂體疊置模型組單砂體孔隙度和滲透率;分別對砂體疊置模型組開展地震正演模擬和注水開發模擬,以提取表征砂體疊置程度的敏感地震屬性和計算定量評價不同疊置程度下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的連通率;構建砂體疊置模型組的敏感地震屬性參數和連通率的相關性圖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現了以敏感地震屬性定量評價砂體疊置部位的連通能力和對不同疊置程度下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的定量評價,降低了對井資料的依賴程度,更加適應于海上大井距條件下以地震導向的儲層連通能力評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開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定量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河流相、三角洲相儲層是重要的儲層類型,其蘊含的石油地質儲量分別占我國碎屑巖石油地質儲量的42.6%和30.0%。在河流和三角洲沉積演化過程中,受高頻的中短期基準面旋回控制,不同期次的河道、砂壩等單砂體彼此侵蝕疊置,形成內部結構復雜的強非均質儲層。與單砂體主體部位相比,砂體疊置部位的沉積物粒度、砂巖厚度、泥質含量、儲層物性等特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導致疊置部位兩側的砂體常常出現彼此孤立、接觸或侵蝕切疊等橫向相變,構成油藏內部的滲流屏障,嚴重影響儲層內部的連通性。在油田開發中后期,由于砂體疊置導致儲層連通性不明、注入水波及程度不均、剩余油分散且挖潛難度大、局部含水上升快和產量遞減快等問題突出,開展儲層內部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的定量評價,對于評價儲層內部連通性,指導注采結構優化與精準挖潛,乃至提高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油田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以儲層構型為核心的儲層連通性研究成為油氣田開發地質研究的重點。前人基于經典河流和三角洲相沉積模式的指導,利用現代沉積、野外露頭、地下巖心等基礎資料,結合生產動態資料和油藏數值模擬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儲層構型界面的預測與表征,在油田開發階段,尤其是中后期的調整挖潛中發揮了顯著成效。然而,對于儲層內部砂體疊置部位的連通能力,現有的技術方法中普遍將其定性地定義為不連通,或定性地劃分為連通、半連通和不連通,未能實現其定量評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定量評價方法,其通過建立砂體疊置的經典地質模型組,開展地震響應和注水開發的正演模擬,構建地震響應關系與水驅滲流能力的相關性圖版,實現對儲層內部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的定量評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砂體疊置部位連通能力定量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由兩個特征相同的單砂體疊置而成的砂體疊置模型,變換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的參數以構建由不同疊置程度的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成的砂體疊置模型組,賦予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單砂體孔隙度和滲透率,以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作為評價對象;
對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開展地震正演模擬,提取表征砂體疊置程度的敏感地震屬性參數;
針對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開展注水開發模擬,計算通過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的流量和通過均質模型的流量,以通過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的流量和通過均質模型的流量的比值作為連通率定量評價不同疊置程度下砂體疊置部位的連通能力;
構建所述敏感地震屬性參數和所述連通率之間的相關性圖版,量化砂體疊置部位的連通能力。
優選的,建立所述砂體疊置模型和構建所述砂體疊置模型組的方法如下:根據單砂體厚度H、兩個單砂體頂面的高程差ΔH和兩個單砂體橫向的疊置范圍a建立砂體疊置模型,變換所述單砂體厚度H、所述兩個單砂體頂面的高程差ΔH和所述兩個單砂體橫向的疊置范圍a三個參數,構建一組疊置程度不同的砂體疊置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經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550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