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膚感汽車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54823.6 | 申請日: | 2023-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79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馬輝;胡東超;周曉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晶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25 | 分類號: | C09J7/25;C09J7/40 |
| 代理公司: | 蘇州三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潘時偉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膚感汽車膜及其制備方法,該膚感汽車膜包括TPU基材層、熱修復層、第一離型層、丙烯酸膠層及第二離型層。熱修復層設于TPU基材層的上方。第一離型層設于修復層的上方,第一離型層選自低光澤度離型膜。丙烯酸膠層設于TPU基材層的下方。第二離型層設于丙烯酸膠層的下方。TPU基材層的厚度為145~155μm,熱修復層的厚度為10~15μm,第一離型層的厚度為50~75μm,丙烯酸膠層的厚度為20~30μm,第二離型層的厚度為75~92μm。該膚感汽車膜的第一離型層采用低光澤度的離型膜,并經高溫熟化后,將低光澤度的第一離型膜光澤轉印至熱修復層,從而得到膚感汽車膜。滿足市場膚感啞面車衣個性化需求,并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不同光澤度的車衣產品,豐富車衣品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汽車膜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膚感汽車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整體經濟水平的飛速上漲,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汽車的保有量也越來越多,汽車從最早的“奢侈品”演變為“代步工具”,成為大眾需求,而對汽車的保養,也隨著經濟發展,不僅僅是汽車本身零部件使用保養,更多人為了美觀和保護汽車外表面,車衣膜成為了一個個性化的需求,車衣膜對于新車可以保護車漆,防止車漆老化,對于舊車來說,也可以達到翻新效果。
我國汽車保有量提升,說明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增長,對汽車需求增大,汽車產業市場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車衣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長未來汽車銷售的市場前景不可估量,相對來說,車衣保護膜這樣的汽車后市場前景不容小覷。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膚感汽車膜,其能夠改善汽車膜的光澤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膚感汽車膜,包括TPU基材層、熱修復層、第一離型層、丙烯酸膠層及第二離型層。所述熱修復層設于所述TPU基材層的上方。所述第一離型層設于所述修復層的上方,所述第一離型層選自低光澤度離型膜。所述丙烯酸膠層設于所述TPU基材層的下方;以及
第二離型層,設于所述丙烯酸膠層的下方;
其中,所述TPU基材層的厚度為145~155μm,所述熱修復層的厚度為10~15μm,所述第一離型層的厚度為50~75μm,所述丙烯酸膠層的厚度為20~30μm,所述第二離型層的厚度為75~92μm。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離型層的光澤度為10-30。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熱修復涂層的成分選自聚氨酯系共聚物、異氰酸酯和醋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系共聚物的質量占所述熱修復涂層的20%~23%,所述異氰酸酯的質量占所述熱修復涂層的30%~32%,溶劑選用丙二醇甲醚或醋酸丁酯。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膠層的成分選自丙烯酸酯、乙酸乙酯和甲苯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的質量占所述丙烯酸膠層的36%~40%。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TPU基材層的拉伸強度大于40Mpa。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TPU基材層的斷裂伸長率大于或等于400%。
在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離型膜的離型力介于40~60g/inch之間。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膚感汽車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晶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晶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548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