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NN與LSTM的復合恒星光譜分類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44703.8 | 申請日: | 202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42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青;李浩;張成奎;張夢祥;孫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10/764 | 分類號: | G06V10/764;G06V10/82;G06V10/774;G06V10/77;G06N3/0464;G06N3/0442;G06N3/048;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nn lstm 復合 恒星 光譜 分類 方法 | ||
1.一種基于CNN與LSTM的復合恒星光譜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從LAMOST?DR8數據庫中選取帶有光譜種類的目標種類恒星光譜實驗數據,如G型恒星光譜圖像,并將這些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步驟2:將取得的恒星光譜數據隨機劃分為訓練集、驗證集、測試集。
步驟3:設計CNN-LSTM復合分類模型,模型的輸入層是長度為3700*1的光譜數據,第一個卷積層的卷積核尺寸設置為15*1,濾波器的個數為20個,激活函數使用Relu。第一個最大池化層使用卷積核的尺寸是5*1,濾波器的個數為20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卷積層、最大池化層和第一個卷積層池化層配置一樣。第四個卷積層的卷積核尺寸設置為6*1,濾波器的個數為15個,激活函數使用Relu。第四個最大池化層使用卷積核的尺寸是3*1,濾波器的個數為15個。緊接著后面設計了一個LSTM層,輸出大小為128,激活函數使用的是tanh,為了防止數據過擬合,后面接了一個Dropout函數,配置為0.3。后面設計了一個全連接層包含了1024個神經元,激活函數使用Relu。這里也涉及了一個Dropout函數,配置為0.3。最后的輸出層設置3個或10個神經元,用于表示分類的光譜類別的概率,再用Softmax就可以將多分類的輸出值轉換為范圍在[0,1],和為1的概率。
步驟4:設置模型每次讀取的數據樣本量batchsize、訓練次數Epoch、梯度下降的學習率l。
步驟5:使用訓練集,驗證集進行CNN-LSTM復合分類模型訓練,并保存訓練完成模型的權重。
步驟6:使用訓練完成的模型進行在測試集中測試模型的分類性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NN與LSTM的復合恒星光譜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從LAMOST?DR8數據庫中選取帶有光譜種類的目標種類恒星光譜實驗數據,如G型恒星光譜圖像,并將這些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為了消除不同光譜的流量強度數值大小相差很大的影響,這里我們引入了Z-Score標準化(zero-mean?normalization)方法,它的公式為:
式中SN=(S1,S2,…,Sn)表示原始恒星光譜數據,S1,S2,…,Sn表示給定波長下的流量強度值,SS表示歸一化后的恒星光譜數據,μ表示SN中的流量強度值的平均值,σ表示SN中的流量強度值的標準差。
Z-Score標準化后的恒星光譜數據具有與原始光譜相同的數量級,并仍然保持了原始光譜數據特征之間的相對大小關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NN與LSTM的復合恒星光譜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將取得的恒星光譜數據使用sklearn.model_selection庫中的train_test_split()函數隨機劃分為訓練集、驗證集、測試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科技大學,未經天津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447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