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電站智能監盤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44169.0 | 申請日: | 2023-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32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紫陽;任立兵;李小翔;張燧;邸智;黃思皖;朱勇;王建星;趙珈卉;劉承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進華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北七***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電站 智能 方法 系統 | ||
本公開提出一種新能源電站智能監盤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構建訓練數據集;構建智能監盤模型,智能監盤模型采用新型值函數優化強化學習算法,其包括目標網絡和評估網絡,目標網絡的輸入包括新能源電站設備就地測點的運行數據和反饋參數,目標網絡的輸出為動作目標值;評估網絡基于動作目標值和動作標簽值輸出反饋參數;利用訓練數據集訓練智能監盤模型得到訓練好的智能監盤模型,將訓練好的智能監盤模型中反饋參數恒定設置為零以得到目標智能監盤模型;獲取新能源電站設備就地測點的實時運行數據;將實時運行數據輸入目標智能監盤模型輸出實時的動作目標值,從而實現對新能源電站的智能監盤。根據本公開的方法能夠提高模型預測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智能監盤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電站智能監盤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為降低機組對傳統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模式的強依賴性,借助科技手段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提升機組運行安全性的同時降低運行人員的工作負荷,達到預測性維護這一運維方式,火電領域率先提出智能監盤這一概念。智能監盤的理想功能要求主要由生產數據實時傳輸與處理、智能監視、設備參量突變等問題的智能趨勢分析、故障定位等問題的輔助預警、智能巡屏和抄表、自動報表等方面組成。
目前智能監盤技術普遍停留在對傳感器數據的集成可視化和簡單統計學分析的水平。對于模型這一核心元素,僅有少量場站小范圍應用了與預測相關的模型,但應用效果不佳,模型普遍有難以升級、數據清理不及時、模型運行速度緩慢且預測精確度提升不明顯等問題。可以說,距離此技術的理想功能要求還有很長的距離需要努力。另一方面來說,智能監盤多集中于火電領域、燃機和水電領域,在新能源電站中并未有系統開展研究。
發明內容
本公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電站智能監盤方法及系統,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智能監盤時模型預測精確度。
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電站智能監盤方法,包括:
構建訓練數據集,所述訓練數據集包括新能源電站設備就地測點的歷史運行數據、與所述歷史運行數據對應的動作標簽值;
構建智能監盤模型,所述智能監盤模型采用新型值函數優化強化學習算法,所述新型值函數優化強化學習算法包括目標網絡和評估網絡,所述目標網絡的輸入包括新能源電站設備就地測點的運行數據和所述評估網絡的輸出,所述目標網絡的輸出為動作目標值;所述評估網絡基于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輸出反饋參數,所述反饋參數包括獎勵數據和調整數據;
利用所述訓練數據集訓練所述智能監盤模型得到訓練好的智能監盤模型,將訓練好的智能監盤模型中評估網絡輸出的反饋參數恒定設置為零以得到目標智能監盤模型;
獲取新能源電站設備就地測點的實時運行數據;
將所述實時運行數據輸入所述目標智能監盤模型輸出實時的動作目標值,從而實現對新能源電站的智能監盤。
在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評估網絡基于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輸出反饋參數,包括:若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一致,則所述評估網絡輸出的獎勵數據為非零值,所述調整數據為零;若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不一致,則所述評估網絡獲取內置數據庫中的運行數據動作組合,基于所述運行數據動作組合、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輸出反饋參數。
在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運行數據動作組合、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輸出反饋參數,包括:在所述運行數據動作組合中查找與所述動作目標值匹配的目標組合;若目標組合不存在,則所述評估網絡輸出的獎勵數據為零,所述調整數據為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的差值;若目標組合存在,則所述評估網絡輸出的獎勵數據為非零值,所述調整數據為所述動作目標值和所述動作標簽值的差值,并將所述目標組合加入經驗回放池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441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