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32477.1 | 申請日: | 2023-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25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中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祥和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80/00 | 分類號: | G16H80/00;G16H15/00;G16H30/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云企輕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216 | 代理人: | 吳素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急救 平臺 快速 響應 交互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求救端發送而來的急救請求信號,并根據所述急救請求信號向求救端發送視頻聊天請求信號以及定位請求信號;獲取到視頻聊天通過信號以及定位通過信號之后,識別并記錄求救端關鍵信息點,所述求救端關鍵信息點包括:用戶位置信息,用戶病情,聯系方式;根據求救端關鍵信息點生成派車方案,所述派車方案包括車輛信息,行駛路徑;接收車載監測設備獲取到的求救端的用戶身體狀況信息,并根據所述用戶身體狀況信息以及求救端關鍵信息來生成對應的救助方案至救助端。采用本發明,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急救時間,較為準確快速的為用戶進行救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一些傳染病的流行、意外事故的發生等,就會需要大面積的急診急救。目前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時代的發展,5G網絡也在應用于各種領域,國內的院前急救還有部分城市還是采用最傳統的電話接診電話派診,還有大部分屬于普通派診軟件應用,當遇到突發急危重癥患者時,不能有效的進行遠程視頻指導救助,不能院前院內協同急救、數據共享。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急救時間,較為準確快速的為用戶進行救助。
基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急救平臺快速響應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求救端發送而來的急救請求信號,并根據所述急救請求信號向求救端發送視頻聊天請求信號以及定位請求信號;
獲取到視頻聊天通過信號以及定位通過信號之后,識別并記錄求救端關鍵信息點,所述求救端關鍵信息點包括:用戶位置信息,用戶病情,聯系方式;
根據求救端關鍵信息點生成派車方案,所述派車方案包括車輛信息,行駛路徑;
接收車載監測設備獲取到的求救端的用戶身體狀況信息,并根據所述用戶身體狀況信息以及求救端關鍵信息來生成對應的救助方案至救助端。
其中,所述用戶身體狀況信息以及求救端關鍵信息來生成對應的救助方案至救助端包括:
根據所述用戶身體狀況信息以及所述求救端關鍵信息中的用戶病情判斷用戶患病的待醫治科室;
獲取待醫治科室醫生的出診狀況,安排未出診醫生根據用戶身體狀況信息制定救助方案。
其中,所述用戶的身體狀況信息包括:疾病部位、血氧值、血壓值、出血情況、是否昏迷。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救助方案中是否存在身體檢測項目;
若存在,則向救助端發送身體檢測通知以及就醫信息通知;
接收身體檢測信息,將所述身體檢測信息輸入至預設疾病診斷模型,所述預設疾病診斷模型輸出第一診斷結果;
接收醫生端對于用戶的第二診斷結果,所述第一診斷結果與所述第二診斷結果不一致時,以所述第二診斷結果為準。
其中,將所述身體檢測信息輸入至預設疾病診斷模型,所述預設疾病診斷模型輸出第一診斷結果包括:
獲取所述身體檢測信息中的醫療影像診斷圖像,并分析所述醫療影像診斷圖像的種類,根據所述種類來選擇疾病診斷模型;
將所述醫療影像診斷圖像輸入至所述疾病診斷模型中;
所述疾病診斷模型輸出第一診斷結果。
其中,分析所述醫療影像診斷圖像的種類,根據所述種類來選擇疾病診斷模型包括:
將所述醫療影像診斷圖像處理為灰度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祥和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祥和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324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變電站裝置的防振平臺
- 下一篇:一種具備實時提醒的金融數據風險監控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