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13000.9 | 申請日: | 202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62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瓊;王曉環;張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道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60 | 分類號: | C05G3/6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聯科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88 | 代理人: | 梁波 |
| 地址: | 561000 貴州省安順市***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蟲害 顆粒 農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土壤環保技術領域。該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包括以下成份按照分量百分比為50~60%的營養顆粒、40~50%的防蟲害顆粒;所述營養顆粒包括以下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肥:12~18%、農家肥:12~18%、草木灰:6~10%、大豆原料:8~12%、雞蛋殼原料:8~12%、花生原料:8~12%、復合菌劑:4~8%、尿素:6~10%、氨基酸:3~8%、保水劑:3~7%、微量元素A:6~10%。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可提高對蟲害的防效,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并且在使用的后期,農藥殘留量低,使得對土壤的損害程度低,以便于后續對農作物的種植,有效的保護的土壤健康,安全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環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農藥化肥是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基本物質保障,但由于農藥和肥料的過量使用,帶來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由于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也常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由于勞動力的缺乏,許多地方采用“一炮轟”施肥法,易造成前期旺長,肥料流失,后期脫肥的現象,為了降低過量肥料使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延長肥料的有效期,出現了緩釋肥料:如專利《復合包膜型緩釋肥料》(申請號:200510094262.X),申請了一種復合包膜型緩釋肥料;專利《一種包膜緩釋肥料的制備》(申請號:200910111450.7),申請了一種利用天然高分子衍生物包膜緩釋肥料;專利《復合硫包膜型緩釋肥料》(申請號:200610037884.3),申請了一種復合硫包膜型緩釋肥料,緩釋農藥方面科研工作者也做了不少努力:如專利《緩釋性農藥混合粒劑》(申請號:01143845.2),申請了一種緩釋性農藥混合粒劑;專利《一種緩釋農藥顆粒劑》(申請號:200510086692.7),申請了一種使用改性淀粉等作為原料的緩釋農藥顆粒劑;專利《一種環境友好型可控緩釋滅蟲劑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200710114174.0),申請了一種環境友好型可控緩釋滅蟲劑的制備方法,對此,本申請為提高土壤種植后的健康,減少農藥后續殘留量低,以達到安全環保的效果,甚至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提出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為提高土壤種植后的健康,減少農藥后續殘留量低,以達到安全環保的效果,甚至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提出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防蟲害的顆粒農藥,包括以下成份按照分量百分比為50~60%的營養顆粒、40~50%的防蟲害顆粒;
所述營養顆粒包括以下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肥:12~18%、農家肥:12~18%、草木灰:6~10%、大豆原料:8~12%、雞蛋殼原料:8~12%、花生原料:8~12%、復合菌劑:4~8%、尿素:6~10%、氨基酸:3~8%、保水劑:3~7%、微量元素A:6~10%;
所述防蟲害顆粒包括以下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為:苦檀子:12~18%、牡蒿:12~18%、溶液:12~18%、酸鉀:5~10%、酯類有機化合物:8~12%、微量元素B:6~10%、吡蟲啉:4~8%、氟吡菌胺:4~8%、防霉劑:4~8%、蒜精:6~10%、煙堿:6~10%。
優選的,所述營養顆粒包括以下具體成份,并按照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肥:15%、農家肥:15%、草木灰:8%、大豆原料:10%、雞蛋殼原料:10%、花生原料:10%、復合菌劑:6%、尿素:8%、氨基酸:5%、保水劑:5%、微量元素A:8%。
優選的,所述防蟲害顆粒包括以下具體成份,并按照重量百分比為:苦檀子:15%、牡蒿:15%、溶液:10%、酸鉀:8%、酯類有機化合物:10%、微量元素B:8%、吡蟲啉:6%、氟吡菌胺:6%、防霉劑:6%、蒜精:8%、煙堿: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道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道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130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