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07846.1 | 申請日: | 2023-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42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鋒;馮輔周;邢俊文;于魁龍;李善樂;張少亮;馬瑾;李達;胡浩;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M17/04 | 分類號: | G01M17/04;G01M7/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澤德世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34 | 代理人: | 馬龍;李立娟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車輛 懸置 裝置 動態 特性 方法 | ||
1.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一個測試平臺,根據需要測試的懸置裝置(1)的數量和相對位置,在測試平臺上對應位置處分別設置壓力傳感器(2),將每個壓力傳感器進行編號,并將每個壓力傳感器(2)分別與數據采集儀(3)相連;
B、將每個需要測試的懸置裝置(1)沿著豎直方向設置,讓每個懸置裝置(1)的底端分別頂在1—2個壓力傳感器(2)上;
C、在所有的需要測試的懸置裝置(1)的上方設置一個可調速激振電機(4),讓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底座壓在所有的需要測試的懸置裝置(1)的頂端,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輸出軸上套裝有用于產生激振的質量偏心轉子(5),偏心轉子(5)的圓周面為圓形,偏心轉子(5)上設有用于產生偏心質量的偏心塊(10);
D、在偏心轉子(5)的頂端設置一個偏心轉子頂端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6),在偏心轉子(5)的左側和/或右側設置一個偏心轉子側面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7),并將偏心轉子頂端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6)和偏心轉子側面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7)分別與數據采集儀(3)相連;
E、在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底座的上方設置多個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8),并將每個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8)分別與數據采集儀(3)相連;
F、啟動可調速激振電機(4),讓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輸出軸驅動用于產生激振的質量偏心轉子(5)轉動,讓偏心轉子頂端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6)測量偏心轉子(5)沿著豎直方向的振動位移量值并將該振動位移量值傳輸到數據采集儀(3)儲存起來,讓偏心轉子側面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7)測量偏心轉子(5)沿著左右水平方向的振動位移量值并將該振動位移量值傳輸到數據采集儀(3)儲存起來,讓多個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8)分別測量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沿著豎直方向的振動位移量值并將這些振動位移量值分別傳輸到數據采集儀(3)儲存起來,同時讓每個壓力傳感器(2)測量所受到的壓力值并將這些壓力值分別傳輸到數據采集儀(3)儲存起來;
E、對數據采集儀(3)儲存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懸置裝置動態特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懸置裝置(1)的數量為2—8個;所述步驟E中是在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底座的上方設置2—8個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懸置裝置(1)的數量為3—6個;所述步驟E中是在可調速激振電機(4)的底座的上方設置3—6個可調速激振電機底座非接觸式電渦流位移傳感器(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轉子(5)為圓盤形,偏心轉子(5)的圓盤面上沿著軸向環繞偏心轉子(5)的中心設有多個用于插入偏心塊(10)的通孔(9),其中的1個或2個通孔(2)中插有用于產生偏心質量的偏心塊(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量車輛懸置裝置動態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轉子(5)上的通孔(9)的數量為6—30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078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蒸汽發生系統及運行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壓輸電線路用的覆冰狀況巡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