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道調節池及其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195435.5 | 申請日: | 2023-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04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祝龍;王曉剛;黃岳;姚秀梅;何承農;游允越;劉本芹;楊宇;胡喬一;任江山;何建進;詹劍義;王樂樂;丁文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8/08 | 分類號: | E02B8/08;E02B8/06;E02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李國華;白海燕 |
| 地址: | 21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道 調節 及其 設計 方法 | ||
1.一種魚道調節池:包括:技術型魚道魚類進口段、補水設施、過魚通道、溢流調節池、底部銜接坡面,仿自然魚道魚類出口連接段;
所述的補水設施為:在技術性魚道魚類進口段的底部開挖設置補水設施;
所述的補水設施包括補水消力池和補水管道;補水管道將設計補水量引流至補水消力池,補水水流經消能后從頂部冒出,對技術型魚道魚類進口段補水;
所述的溢流調節池布置在過魚通道側面,在過魚通道和溢流調節池中間隔墻的中下部設置過流孔,水流自過流孔進入溢流調節池;過流孔上設置攔魚格柵,避免目標魚類進入溢流調節池;多余水量自溢流調節池流出魚道外部;
所述的過魚通道與仿自然魚道魚類出口連接段設置底部銜接坡面,調控仿自然魚道魚類出口連接段水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道調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自然魚道魚類出口連接段斷面為矩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道調節池,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魚道調節池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魚道調節池的目標水位:
魚道調節池水位銜接技術魚道魚類進口段水位和仿自然魚道魚類出口段水位,這兩段的水位差不大于5cm;
(2)確定過魚通道內水流流速指標:
過魚通道內的流速大于目標魚類的感應流速vg,并且不小于0.15m/s;
(3)過魚通道與溢流調節池之間的過流孔面積A采用如下公式確定:
Qy/A<vg并且Qy/A<0.15m/s
當設置多個過流孔時,控制總面積A滿足上述條件;
(4)確定過魚通道內的補水量:
補水量Qb需滿足:技術型魚道上游出口最低水位時,補水量大于仿自然魚道與技術型魚道之間的流量差值;
(5)溢流壩的最小長度Lmin確定方法基于下式:
(6)溢流堰設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溢流堰頂高程Hb應滿足以下條件,即
丨Hb+hy-Hd丨≤5cm
其中hy是堰頂水深,Hd為過魚通道目標水位。
此設計可以保證溢流壩一直處于溢流狀態;
其中各量滿足以下條件:
Qj+Qb-Qf≤Qym;
其中Qj為技術型魚道過流量,Qb為設計補水量,Qf為仿自然魚道過流量,Qym溢流堰最大溢流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19543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齒輪水泵
- 下一篇:一種經編機電子橫移調節機構





